注釋
飂(liù)叔:即飂叔安。《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晉·杜預注:「飂,古國也。叔安,其君名。」
去怱怱:一作「死怱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飂(liù)叔:人名,傳說中善於養馬的人。
- 去怱怱:「怱怱」同「匆匆」,形容走得匆忙。
- 豢(huàn)龍:飼養龍。這裏指飼養駿馬。
- 棧:馬廄。
翻譯
善於養馬的飂叔匆匆離去,現如今再也沒有人精心豢養蛟龍一般的駿馬。夜間寒霜重重地壓着馬廄,千里馬的脊樑骨在西風中彷彿都要被折斷。
賞析
這首詩以飂叔養馬爲引,如今飂叔離去,暗示了駿馬失去了賞識和照料它們的人。 「夜來霜壓棧」描繪出寒冷惡劣的環境,馬廄本應是庇護之所,此時卻寒冷刺骨,更襯托出駿馬處境的艱難 。「駿骨折西風」進一步強化了悲劇性,千里馬在淒冷的西風中忍受折磨,盡顯命運的悲慘。此詩借馬的遭遇來比喻賢才被棄,得不到賞識和重用,抒發了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孤獨寂寞和憤懣之情,以物喻人,寄意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