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出自 李商隱 的《 東還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採華芝。 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拼音

譯文

自己有成仙得道的潛質自己卻不知道,十年間經常夢到自己採到靈芝仙草,西風吹過驚動大地,漫天黃雲,天色已晚,還是回到嵩陽宮去找我以前的師傅吧。

注釋

嵩陽:寺觀名。在河南省登封縣太室山下。北魏太和年間建,初名嵩陽寺。唐改名嵩陽觀,宋改名天封觀,元改名嵩陽宮。宮前有唐徐浩書《嵩陽觀聖德感應頌》石刻,境內有古柏三株,傳爲漢武帝登嵩山時所封。參閱《清一統志.河南.河南府一》。 華芝:(huázhī)。植物名。即靈芝。 黃雲:黃色的雲氣。唐杜甫《佐還山後寄》詩之一:“山晚黃雲合,歸時恐路迷。”

賞析

賞讀該詩,可看出李商隱所表露歸去尋師學仙只是一句託辭,所謂學道不過藉此疏解自己內心不平與感嘆自己命運的不幸,更有面對朝政種種荒淫無道的憤慨以及對正一步步走向衰敗的唐王朝的哀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仙才:指非凡的才能,這裏指詩人自己具有成仙的潛質。
  • 華芝:傳說中的仙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 黃雲:指夕陽下的雲彩,因夕陽的照射而呈現黃色。
  • 嵩陽:地名,指嵩山之南,古代多有隱士修行。

翻譯

我本擁有非凡的仙才,卻自己未曾察覺, 十年間,我常在夢中尋找那能使人長生的華芝。 秋風席捲大地,夕陽下的黃雲預示着日暮, 我決定歸去嵩陽,尋找我昔日的師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潛在才能的自我認知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自有仙才自不知」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自謙,也透露出一種對自身潛力的重新發現。後兩句通過對秋風、黃雲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蕭瑟、歸隱的氛圍,最後決定歸去嵩陽,尋找舊師,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對塵世的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李商隱詩歌的典型風格。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