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威武俊美的年輕人跨上金鞍,揚鞭躍馬輕馳而去,從此牽走了她的心神。閨樓之上,年輕的妻子時時掛念他,只覺得繡被不暖,春夜更寒。
天天等他的消息,可是,寒食節過了,梨花又謝了,依舊不見丈夫的身影。相思之苦向誰訴說?鞦韆架下她默默佇立,背過臉兒暗自嘆息。
注釋
金鞭:用黃金做的馬鞭。喻騎者之富貴。
青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駿馬。
牽繫:牽掛,掛念。
玉樓人:指閨中女子。
消息:指離人的音信。
寒食:民間節日,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背面鞦韆下:化用李商隱詩《無題二首》其一“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序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是北宋詞人晏幾道所作的一首思婦詞。詞中通過環境、景物描寫,抒發了女主人公的相思懷人之情。表現了晏幾道對自己早年生活和地位的良好感覺。
賞析
本篇小詞以精細的筆觸刻畫了這位少婦對行人夢縈神馳的相思。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起筆敘事,描繪“金鞭美少年”的形象,寫其夫出遊,揮金鞭,跨名馬,烘托出“美少年”英俊瀟灑的札姿,也是兩人分離時少婦腦海中銘刻最深的一幕。
“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三、四兩句寫少年走後,女主人公的感情和思緒始終牽繫遠出的丈夫身上:到了夜晚,繡被春寒,孤燈獨眠,寂寞難耐。分離留給少婦的是無堪的離愁別緒,“牽繫”以下過渡到寫膳者的別愁。“玉樓”、“繡被”,由物見人,暗示居者乃深處閨閣的佳麗。“繡被春寒夜”一句,渲染出佳人獨守空閨輾轉不寐的寂寞境況。時當陽春,燕雙仡繁,夜深入靜,倍增離思。“寒”字不僅點季候、寫氣氛,更是人物孤單冷落心境的映現。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五、六句寫多少春寒之夜,所盼來的卻足行人“未歸”的消息。女主人公天天盼,月月盼,寒食節過去了,梨花開了又謝了,一次次地等待,始終沒有等到丈夫的音信,隨之而來的,只是一次次失望。“寒食梨花謝”,是通過節令和景物來暗示出時間的流逝,表現她無限的悵惘。
“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結拍兩句,寫女主人公鞦韆架下背面癡癡地站着,她默默地承受着相思之苦,無處訴說,也不想對人訴說。“背面”暗示出她難過,哭泣。“鞦韆下”本是青年婦女嬉戲之處,選擇這一場景可增強藝術效果。李商隱詩有“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之句。小晏隨手拈來用在此詞收尾,可謂傳神之筆。寫出少婦思夫的心情深沉執着,又不好向他人傾吐,只好癡立於日常兩人遊樂之處凝想。這裏以人物外在形態刻畫內在心靈的感情波瀾,含蓄而有韻致。
全詞由別離寫到別後。由行者寫到居者.由形貌而暗示心靈,層層遞進,摹寫出主人公文靜細膩而內向的性格,展現出少年思婦複雜、沉重而敏感的心態,筆致頗爲靈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生查子:詞牌名。
- 金鞭:以金爲飾的馬鞭,這裡指代富貴華麗。
- 青驄馬:毛色青白相襍的馬。
- 玉樓人:指閨中女子。
- 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在寒食節有禁火、喫冷食的習俗。
繙譯
手持金鞭的英俊少年,騎著青驄馬歡快地離去。他讓玉樓中的佳人牽掛思唸,在這春寒料峭的夜晚,佳人獨擁綉被難眠。 一直沒有他歸來的消息,寒食節已過,梨花也紛紛凋謝。心中的相思之情無処訴說,衹能背對著鞦千默默傷懷。
賞析
這首詞上闋描繪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少年騎馬離去,而深閨中的女子則在春寒夜中牽掛著他,形成鮮明對比。下闋寫女子久等心上人不歸,寒食已過,梨花謝落,進一步渲染了時光流逝、相思空苦的氛圍。“無処說相思,背麪鞦千下”兩句,通過女子背曏鞦千默默無言的動作描寫,將其內心深処無法言說的相思愁緒刻畫得淋漓盡致。全詞語言簡潔,意境清新,沒有過多華麗辤藻堆砌,卻生動地展現了男女之間的相思之苦,具有含蓄而深長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