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出自 李白 的《 子夜吳歌 · 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拼音

譯文

秦地有位羅敷女,曾在綠水邊採桑。素手在青條上採來採去,在陽光下其紅妝顯得特別鮮豔。她宛轉地拒絕了太守的糾纏,說:蠶兒已飢,我該趕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擱您寶貴的時間了。

注釋

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 羅敷(fū)女:樂府詩《陌上桑》有「日出東南隅,歸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的詩句。 「紅妝白日鮮」句:指女子盛妝後非常豔麗。 「蠶飢妾欲去」句: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時歌》:「君住馬己疲,妾去蠶欲飢。」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稱的謙詞。 五馬:《漢官儀》記載:「四馬載車,此常禮也,惟太守出,則增一馬。」故稱五馬。這裏指達官貴人。 「五馬莫留連」句:貴人莫要在此留連。

吟詠了漢樂府《陌上桑》詩中美女秦羅敷的故事。秦羅敷不僅有美貌,更有美麗的心靈。詩人讚揚她不爲富貴動心、拒絕達官貴人挑逗引誘的高尚品質。而且,詩中還突出了秦羅敷的勤勞品質,這在「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闡述。這是「春歌」,所以用採桑起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
  • 羅敷(fū)女:樂府詩《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詩中稱讚她的美貌和堅貞的情操。
  • 素手:潔白的手。
  • 青條:指桑樹的枝條。
  • 紅妝:指女子豔麗的裝扮。
  • :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 五馬:指達官貴人。(此處應是用「五馬」代指貴人所乘之車,這是一種借代的修辭手法。)

翻譯

在秦地有位羅敷般的女子,在綠水邊採摘桑葉。她那潔白的手在青綠色的桑樹枝條上,豔麗的裝扮在白日裏更加光彩奪目。蠶兒餓了,我要回去了,達官貴人啊別再糾纏挽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位美麗的採桑女。詩的開頭兩句,點明瞭地點和人物,展現出一幅春日採桑的畫面。接下來兩句通過對女子的手和裝扮的描寫,突出了她的美麗動人。最後兩句則表現了採桑女的堅定和自主,她以蠶飢爲藉口,拒絕了達官貴人的糾纏。整首詩風格明快,語言流暢,生動地刻畫了採桑女的形象,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景。同時,也表達了女子對自己的尊重和對不適當追求的拒絕,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