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耐冷,亭亭來入冰盤。
風雪驚初霽,水鄉增暮寒。樹杪墮飛羽,檐牙掛琅玕。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銷殘。漸看低竹翩翻。
清池漲微瀾。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歡。梅花耐冷,亭亭來入冰盤。對前山橫素,愁雲變色,放杯同覓高處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林檎近:詞牌名(「檎」音qín)。「雙調」是宮調名,此詞有上下兩片。
- 初霽:剛剛雨、雪停止,天氣放晴。 霽(jì):雨或雪停止,天放晴。
- 樹杪:樹梢。 杪(miǎo):樹枝的細梢。
- 墮飛羽:指雪花飄落,如同鳥的羽毛墜落。
- 檐牙:屋檐的邊緣,翹角像牙一樣。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比喻屋檐下懸掛的冰凌。
- 迤邐(yǐ lǐ):逐漸、漸漸。這裏指雪漸漸地融化。
- 步屐:指行走,穿着木屐漫步。
- 冰盤:這裏指精緻的盤子,用來盛放梅花等。
翻譯
風雪過後,天氣剛剛放晴,水鄉傍晚的寒意卻愈發濃厚了。樹梢上,雪花如同鳥兒的羽毛般紛紛墜落,屋檐的尖角上掛着美玉般的冰凌。剛剛還爲門前巷子裏堆積的白雪而欣喜不已,可惜它卻逐漸地消融殘敗了。眼見那矮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清澈的池塘也泛起了層層細微的波瀾。趁着這晴朗的天氣出門漫步正好,晚上設宴歡聚更添歡暢。梅花不畏寒冷,姿態亭亭玉立地被擺放在精美的盤子裏。望着眼前覆蓋着白雪的山巒,天邊的愁雲彷彿都變了顏色,大家紛紛放下酒杯,一同尋覓高處去觀賞這美景。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冬日雪晴後的生活情境圖,極具畫面感。開篇點明時間爲風雪初晴的傍晚,水鄉的寒意增添了幾分清冷氛圍。「樹杪墮飛羽,檐牙掛琅玕」運用生動形象的描寫,將雪花飄飛與冰凌懸掛的景象描繪得如在眼前。雪由「門堆巷積」到「迤邐銷殘」,體現了時間的推移,也蘊含着一種美好易逝的淡淡的惆悵。
下闋筆鋒一轉,在這清冷背景下,人們開始享受生活。「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歡」寫出了人們趁着天晴外出漫步,晚上設宴歡聚的歡快場景。「梅花耐冷,亭亭來入冰盤」 ,梅花入盤,既增添了雅緻之意,又體現出梅花耐寒的高潔品質,與前文雪的清冷相呼應。末尾「對前山橫素,愁雲變色,放杯同覓高處看」,展現出衆人面對雪景的感慨,放下杯盞去高處觀賞,既有對雪景的喜愛與陶醉,又在對愁雲的描寫中隱約透露出一絲複雜的心境,整首詞熔鑄了自然景象與生活場景,寄情於景,委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