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廻。

出自 李商隱 的《 七夕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拼音

賞析

繡着鸞鳥的掌扇斜着撐開了,鸞扇估計是指古裝戲裏,皇帝出來時,身後由宮女左右打着的長柄圓扇,上面繡着鳳與鸞。鳳幄是指繡有鳳凰的車蓬或曲柄黃傘一類遮陽的豪華工具。 在校書郎的筆下,全是當時社會上名貴高級的行頭,雖然他未必有機會享用,至少當時在朝中爲官,這些帝王的豪華車配備設施,沒少親眼目睹。天上的喜鵲爲牛郎織女雙星駕橋回來了,天上尚且有此例,怎麼樣才能把人間的銀河兩隔沒有希望見面的有情人,換來一年一度的相逢呢?看是反問,用商量的語氣,其實仍然是寄託了作者無盡的思念之情。 既可以認爲是對七夕相逢的珍視,因爲是如此長時間的離別才得以再見,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嘲諷,因爲爲了一年一度的相見就要忍受無限的分離。 李商隱也寫過很多感情詩,包括大多數無題詩在內的吟詠內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隱詩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獲得了後世最多的關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鸞扇:指繪有鸞鳥圖案的扇子,這裡象征著宮廷或貴族的華麗。
  • 鳳幄:指綉有鳳凰圖案的帳幕,常用來形容宮廷或貴族的居所。
  • 星橋: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銀河橋,這裡指代七夕的浪漫場景。
  • 鵲飛廻:指喜鵲飛廻,傳說中喜鵲會在七夕這天搭成橋,讓牛郎織女相會。
  • 爭將:怎麽能夠。
  • 無期別:沒有期限的離別。

繙譯

華麗的鸞扇斜斜地分開,鳳幄緩緩打開, 星橋橫跨銀河,喜鵲飛廻,牛郎織女得以相會。 怎麽能夠將人世間那無期的離別, 換成這每年一度短暫的相聚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的浪漫場景,通過“鸞扇”、“鳳幄”等華麗意象,營造出一種宮廷貴族的氛圍。詩中“星橋橫過鵲飛廻”生動地再現了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於長久離別與短暫相聚的感慨,躰現了對愛情深沉而無奈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