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蓮媚兩相向,鏡裏見愁愁更紅。

出自 溫庭筠 的《 蓮浦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裏見愁愁更紅。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橈(ráo):船槳。
  • 軋(yà)軋:象聲詞,形容搖槳之聲。
  • 溶溶:水盛大貌。

翻譯

船槳聲軋軋作響,溪水面水波盪漾,那廢棄的綠水連着平坦的煙霧籠罩在吳苑的東邊。水很清蓮花很嫵媚,兩者相互映襯,在鏡子裏看到憂愁,憂愁顯得更加紅豔。騎着白馬手持金鞭在大堤上,西江早晚有很多風浪。荷葉中心的露水好似驪珠,即使不是真正的圓潤也在輕輕搖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溪邊的情景。詩的開頭即展現出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搖槳聲和溪水流動之景躍然眼前。接着寫清水與蓮花的相互映襯,凸顯出清新而美好的景緻。後面提到大堤上的情形以及西江的風浪,增添了一些動態元素和變化。最後以荷葉上的露水如驪珠作比,給畫面增添了一份靈動之美。全詩意境優美,既有靜態的描繪,也有動態的展現,生動地勾勒出溪邊的獨特景象。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