叵奈揮毫李白,覷着嬌態,灑松煙點破桃腮。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
叵奈揮毫李白,覷着嬌態,灑松煙點破桃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楊妃:指楊貴妃,唐明皇的寵妃。
- 馬嵬災:指安史之亂中,楊貴妃在馬嵬驛被迫自縊的事件。
-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 捧硯:古代文人寫字時,常有人爲其捧硯,即持硯臺供其蘸墨。
- 風流殺:形容非常風流、迷人。
- 叵奈:無奈,無可奈何。
- 揮毫:揮筆寫字或作畫。
- 松煙:指墨,因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燒出的菸灰。
- 桃腮:形容女子臉頰紅潤如桃花。
翻譯
彷彿是楊貴妃還在人間,她怎能逃脫馬嵬驛的災難?曾經爲唐明皇捧硯臺,她那美麗的臉龐風流至極。無奈揮毫作畫的李白,看着她的嬌態,不慎將墨點灑在了她那如桃花般紅潤的臉頰上。
賞析
這首作品以楊貴妃的傳說爲背景,巧妙地結合了歷史與想象,通過描述楊貴妃爲唐明皇捧硯的情景,展現了她的風流美貌。後文通過李白的視角,以一種戲劇性的筆觸,描繪了楊貴妃臉頰上的黑痣,彷彿是李白作畫時不慎留下的墨跡,增添了一抹神祕與浪漫的色彩。整首曲子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楊貴妃的絕世風華,又隱含了對歷史悲劇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