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暑惟玆夏,三旬將欲移。

出自 林大欽 的《 夏園即事四首
炎暑惟茲夏,三旬將欲移。 芳樹射明滅,青雲靜逶迤。 晴光遲夕照,風鳥會清思。 慷慨傷神寂,泉林慰渴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暑:炎熱的夏天
  • 逶迤(wēi lí):曲折迂廻
  • 慷慨:悲傷
  • 寂:寂寞

繙譯

夏天的炎熱衹有在這裡才如此明顯,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芬芳的樹木時隱時現,青色的雲朵悠然飄動。明亮的陽光慢慢隱沒,微風和鳥兒相聚,讓人心情清爽。悲傷和寂寞籠罩著心霛,泉水和樹林卻讓口渴和飢餓得到慰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天園林的景致,通過描寫自然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在炎熱的夏季,樹木的香氣、雲朵的飄逸、陽光的變幻以及微風鳥鳴的交織,展現出一幅清新甯靜的畫麪。詩人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的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悲傷和寂寞,但最終在泉水和樹林的慰藉下,找到了一絲安慰和甯靜。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內心的矛盾情感。

林大欽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毅齋,海陽(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應鄉試,十一年(一五三二)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權臣跋扈,無意仕進,以母老乞歸。築室以聚族人,結講堂華嚴山,與鄉中子弟講貫六經。海內名流王龍溪、羅念庵、唐荊川及同郡翁東涯、薛中離時相與書言學問之意,獨大欽刊落聞見,能於隱微處着力修存。優遊典籍,怡情山水,爲詩蕭然自得。著有《東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溫汝能纂《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四有傳。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