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出自 劉駕 的《 苦寒吟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 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哽咽,這裡指泉水因冰凍而流動緩慢,聽去好像它也因冷而悲咽。
  • 喬松:高大的松樹。
  • 甘苦:指竹子的味道,甘指甜,苦指澁。
  • 抱苦節:堅守苦澁的節操。
  • 口流血:形容極度悲傷。
  • 潘生:指潘嶽,西晉文學家,後多用以指代詩人。

繙譯

百泉皆因冰凍而哽咽,我的吟詠聲卻越發淒切。 半夜時分倚靠在高大的松樹旁,不知不覺間雪花已落滿衣襟。 竹竿的味道有甘有苦,我卻偏愛那苦澁的節操。 鳥兒的叫聲有悲有歡,我卻偏愛那極度悲傷的哀鳴。 若潘嶽能理解我的吟詠,恐怕他也會早早地生出白發。

賞析

這首作品以苦寒爲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悲天憫人的情懷。詩中“百泉凍皆咽”與“我吟寒更切”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淒涼。後文以竹竿的甘苦、鳥聲的悲歡爲喻,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堅守苦節、感懷悲情的決心。結尾提及潘生,暗示了詩人對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對詩歌創作艱辛的深刻躰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劉駕

唐江南人,字司南。初舉進士不第。宣宗大中三年,寓居長安,時收復河湟,遂作《唐樂府十首》以賀。六年,登進士第,後官至國子博士。工詩,尤長古風,多比興含蓄。有集。 ► 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