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馀春。

出自 韋應物 的《 簡盧陟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拼音

譯文

高雅的樂曲,可惜遇不到聽得懂的知音。在旅途中忙碌的行進,在淮水入海的地方虛度着光陰。 山澗上的樹還沾着早晨時的雨露,殘留的春色裏還有山野的鳥在鳴叫。我這裏有一瓢酒,可以安撫旅途的勞頓。

注釋

簡:書信,此活用作動詞。 盧陟:韋應物外甥。 白雪曲:即《陽春白雪》,指高雅的樂曲。 恓惶:悲傷貌。 戎旅:軍隊。 蹉跎:失意。 哢:鳥鳴聲。 風塵:行旅艱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盧陟(zhì):人名。
  • 可憐:這裡指可愛。
  • 白雪曲:古代高雅的樂曲。
  • 恓惶(xī huáng):悲傷驚恐。
  • 戎旅:軍旅。
  • 蹉跎(cuō tuó):虛度光隂。

繙譯

那高雅可愛的《白雪曲》,沒有遇到懂它的知音人。在悲傷驚恐的軍旅生活中,又在淮水之濱虛度光隂。山澗的樹木飽含著早晨的雨水,山中的鳥兒鳴叫著賸餘的春天。我有一瓢酒,能夠慰藉這奔波勞累的旅途艱辛。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表達了知音難覔的感慨,中間兩句描述了作者在軍旅和淮水邊蹉跎的經歷,充滿無奈。後兩句則一轉,用朝雨潤樹、山鳥哢春的清新之景,引出“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躰現出一種雖処睏境但仍豁達超然的心境,一瓢酒就可慰藉疲憊的旅程,這種心態富有感染力,也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処世哲學。整躰基調先抑後敭,意境深遠而富有韻味。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