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臺上憑闌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雲閒。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拼音

譯文

我站在觀景臺倚着欄杆觀賞鵝湖山,春天的寒意還讓人心生怯意。放眼望去,啊!是誰把最高的山峯偷走了?難道是神仙將它移到了天上麼? 原來是雲彩閒來無事,故意將它給遮住了啊!讓它就像天空一樣白茫茫一片。還好東風吹來,將山原樣的追回來了。

注釋

鵝湖山:今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境內。 六丁: 認爲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爲陰神,爲天帝所役使;道士則可用符籙召請,以供驅使,道教中的火神。

《浪淘沙令·雲藏鵝湖山》是章謙亨於紹定(1228~1233)初年曾在鵝湖山(在今江西省鉛山縣境內)任縣令時所創作的一首詞。

賞析

這闋詞,給人印象最深的當是它的構思。“雲藏鵝湖山”本是極平常的自然現象,但出現在作者筆下,劈頭就是“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山被偷,已是相當新奇,何況又具體懷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這就更加生動。一個極普通的題材,經這麼一構思,便立覺妙趣橫生。上半闋說山已不在人間,這當然是故作的幻想,新巧一些也許並不足怪。可是下半闋說破山被雲遮的真象以後,仍然具有無窮的趣味,這是因爲作者同樣採取了“直意曲一層說”的手法。本來是雲遮山,詞中卻說“曉雲閒”,“特地遮攔”;本來是風吹雲散,山嶽重現,詞中卻說“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這裏,曉雲和東風同六丁神一樣具有生命,而且如若不去“追還”,山還會再次被偷去。藝術之不同於說教,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是具有趣味性的精神產品;人們之所以能從藝術品那裏得到娛樂和享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它有趣味。本篇的作者章謙亨“嘗爲浙東憲,風采爲一時所稱,然蘊藉滑稽,不同流俗”(《絕妙好詞箋續鈔》)。這種獨特的個性,幫助作者從人們司空見慣的題材中發現情趣,並用幽默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因而使詞篇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章謙亨

宋湖州人,字牧叔,一字牧之。理宗紹定間爲鉛山令,爲政寬平,人號爲佛,家置像而祀。嘉熙二年,除直祕閣,爲浙東提刑,兼知衢州。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