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

出自 李珣 的《 定風波
志在煙霞慕隱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雲水,此時方認自由身。 花島爲鄰鷗作侶,深處,經年不見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潛喜,荷衣蕙帶絕纖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霞:指山水景色,常用來比喻隱居生活。
  • 隱淪:隱居,隱逸。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常用來指代隱居之地。
  • 一葉舟:形容小船。
  • 鷗作侶:以鷗鳥爲伴,象徵與世無爭的生活。
  • 市朝人:指世俗中的人,特別是那些忙於名利的人。
  • 希夷:道家術語,指虛無縹緲、深奧難測的境界。
  • 荷衣蕙帶:用荷葉和蕙草製成的衣服和帶子,象徵隱士的高潔。

翻譯

我志在山水之間,羨慕隱居的生活,功成名就後回到五湖之地欣賞春天的美景。在小船中吟詩又醉,雲水之間,此時才真正感受到自由身的意義。

與花島爲鄰,與鷗鳥爲伴,深處隱居,多年不見世俗中人。已經領悟了道家深奧的道理,內心暗自歡喜,穿着荷葉和蕙草製成的衣服,絕無塵世的污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由的追求。詩中,「煙霞」、「五湖」等詞語描繪了詩人理想中的隱居環境,而「一葉舟中吟復醉」則展現了詩人在這種環境中的自在與愜意。通過與「市朝人」的對比,詩人強調了自己對世俗的疏離和對高潔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精神風貌。

李珣

李珣,晚唐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爲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李珣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爲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