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出自 李白 的《 天台曉望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 觀奇蹟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東部。
  • 四明:山名,位於浙江省東部,與天台山相鄰。
  • 華頂:天台山的最高峯。
  • 百越: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
  • 赤城:山名,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
  • 滄島:指海中的島嶼。
  • 溟渤:大海。
  • 大鵬:傳說中的大鳥,能飛翔於九天之上。
  • 巨鰲:傳說中的大海龜,能承載大山。
  • 翕忽:形容變化迅速。
  • 無倪:無邊無際。
  • 朱實:紅色的果實。
  • 鍊金骨:煉丹術中的一種修煉方法,意指通過服用藥物來強身健體。
  • 蓬闕:傳說中的仙境。

翻譯

天台山緊鄰四明山,華頂峯高聳於百越之上。 山門映照着赤城的霞光,樓閣棲息在滄海島嶼的月光下。 站在高處遠眺,直視下方的大海。 雲層如大鵬展翅,海浪波動中巨鰲隱沒。 風潮洶涌爭鬥,神怪變化迅速。 觀賞這無邊的奇蹟,對道的好奇心永不停止。 攀折樹枝摘取紅色的果實,服用藥物修煉金骨。 如何能長出羽毛,千秋萬代地躺在仙境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台山的壯麗景色和詩人對仙境的嚮往。詩中,「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展現了天台山的高峻與遼闊,而「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則通過色彩和光影的描繪,增添了神祕與夢幻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大自然的壯觀景象的描述,如「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長生不老、仙境生活的深切渴望,體現了唐代詩人普遍的道教情懷和對超脫塵世的嚮往。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