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峯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萊三殿:指唐代宮中的蓬萊、紫宸、含元三殿。
  • 奉敕:奉皇帝的命令。
  • 北斗:北斗七星,常用來象徵天帝的方位。
  • 南山:即終南山,位於長安(今西安)南面,是著名的名山。
  • 雲標:雲中的標誌,指高聳入雲的建築。
  • 金闕:指皇宮,因其金碧輝煌而得名。
  • 樹杪:樹梢。
  • 玉堂:指皇宮中的殿堂,也泛指高貴的居所。
  • 半嶺:山腰。
  • 佳氣:吉祥的氣象。
  • 中峯:山的中央最高峯。
  • 瑞煙:吉祥的雲煙。
  • 小臣:詩人自謙的稱呼。
  • 持獻壽:拿着禮物獻上祝福。
  • 戴堯天:比喻生活在像堯帝那樣賢明的君主治下。

翻譯

北斗七星掛在城邊,終南山依偎在宮殿前。 雲中的金闕遙遠高聳,樹梢上懸掛着玉堂。 山腰間流淌着吉祥的氣息,中央高峯環繞着瑞煙。 我這小臣手持禮物獻上祝福,願長久生活在像堯帝那樣的賢明君主治下。

賞析

這首詩是杜審言在蓬萊三殿侍宴時所作,以終南山爲背景,描繪了皇宮的壯麗和天地的吉祥氣象。詩中,「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展現了宏大的空間感,將天上的北斗與地上的南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壯觀的畫面。後文通過「雲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等句,進一步以高遠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皇宮的輝煌與神聖。結尾的「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則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和對國家的美好祝願,體現了詩人的政治理想和對太平盛世的嚮往。

杜審言

杜審言

杜審言,字必簡,唐朝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遷居河南鞏縣,官修文館直學士。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峯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爲“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杜審言詩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