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出自 無名氏 的《 小雅 · 鴻雁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于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拼音

譯文

鴻雁翩翩空中飛,扇動雙翅嗖嗖響。那人離家出遠門,野外奔波苦盡嘗。可憐都是窮苦人,鰥寡孤獨心悲傷。 鴻雁翩翩空中飛,聚在沼澤的中央。那人築牆服苦役,先後築起百堵牆。雖然辛苦又勞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鴻雁翩翩空中飛,陣陣哀鳴聲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勞。惟有那些糊塗蟲,說我閒暇發牢騷。

注釋

鴻雁:水鳥名,即大雁;或謂大者叫鴻,小者叫雁。 於:語助詞。 肅肅:鳥飛時扇動翅膀的聲音。 之子:那人,指服勞役的人。徵:遠行。 劬(qú)勞:勤勞辛苦。 爰(yuán):語助詞。矜(jīn)人:窮苦的人。 鰥(guān):老而無妻者。寡:老而無夫者。 集:停。中澤:即澤中。 於垣:築牆。 堵:長、高各一丈的牆叫一堵。作:築起。 究:終。宅:居住。 嗷(áo)嗷:鴻雁的哀鳴聲。 哲人:通情達理的人。 宣驕:驕奢。

《小雅·鴻雁》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詩作。全詩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寫出行野外,次章寫工地築牆,末章表述哀怨,通篇以鴻雁于飛起興或自比,渲染了一種悲鳴低徊的氣氛。比興結合與重章疊唱手法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藝術表現力。

賞析

這是一首“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詩作,具有國風民歌的特點。全詩三章,每章均以“鴻雁”起興,並藉以自喻。首章寫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勞役,連鰥寡之人也不能倖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廣泛,揭露了統治者的殘酷無情。振翅高飛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顛沛流離無處安身的感嘆,感嘆中包含着對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體描寫流民服勞役築牆的情景。鴻雁聚集澤中,象徵着流民在工地上集體勞作,協同築起很多堵高牆,然而自己卻無安身之地。“雖則劬勞,其究安宅”的發問,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平和憤慨。末章寫流民悲哀作歌,訴說悲慘的命運,反而遭到那些貴族富人的嘲弄和譏笑。大雁一聲聲的哀叫引起了流民悽苦的共鳴,他們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這首歌,表達了心中的怨憤。 這首詩感情深沉,語言質樸,韻調諧暢,雖是一首抒情詩,但又兼有敘事、議論的成份。然而此詩最大的特點是比興手法的運用,每章開頭都以鴻雁起興,不僅可以引起豐富的聯想,而且兼有比義。鴻雁是一種候鳥,秋來南去,春來北遷,這與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勞役,四方奔走,居無定處的境況十分相似。鴻雁長途旅行中的鳴叫,聲音淒厲,聽起來十分悲苦,使人觸景生情,平添愁緒。所以以之起興,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全詩三章根據所述內容的不同,或是興而比,或是比而興。一章以鴻雁振羽高飛興流民遠行的劬勞,二章以鴻雁集於澤中,興流民聚集一處築牆。這兩章都是興中有比,具有象徵意味。第三章以鴻雁哀鳴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興。比興意蘊的交融滲透,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藝術表現力。由於此詩貼切的喻意,以後“哀鴻”“鴻雁”即成了苦難流民的代名詞。 另外,此詩每章所寫的具體內容雖各不相同,但卻有內在的邏輯聯繫。首章寫出行野外,次章寫工地築牆,末章表述哀怨,內容逐層展開,主題得到了昇華。再加上“鴻雁”“劬勞”等詞在詩中反覆出現,形成了重章疊唱的特點,有一唱三嘆的韻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肅肅(sù sù):鳥飛時扇動翅膀的聲音。
  • 劬(qú)勞:辛勞。
  • 爰(yuán):於是。
  • 矜(jīn)人:窮苦的人。
  • 鰥(guān)寡:老而無妻和老而無夫的人。
  • 垣(yuán):牆。
  • :古代牆壁的麪積單位,一堵爲方丈。
  • :終究。
  • 哲(zhé)人:明智的人。
  • 宣驕:驕傲,驕奢。

繙譯

大雁成群天上飛,翅膀嘩啦在作響。這個人兒出門去,郊外辛勤去勞作。那些窮苦可憐人,鰥寡孤獨心哀傷。 大雁成群天上飛,落在沼澤不停息。這個人兒去築牆,衆多土牆齊動工。雖然勞作很辛苦,不知何処是家園? 大雁成群天上飛,聲聲哀鳴好悲涼。衹有那些明智人,說我辛苦又操勞。衹有那些愚蠢人,說我驕傲又放縱。

賞析

《小雅·鴻雁》是一首充滿悲憫情懷的詩。詩以鴻雁起興,描繪了大雁飛翔的場景,同時也引出了人們的辛勤勞作和苦難生活。

詩的第一章,通過“鴻雁於飛,肅肅其羽”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忙碌的氛圍,隨後提到外出勞作的人以及那些可憐的鰥寡之人,表達了對窮苦人民的同情。

第二章中,描寫了人們築牆的勞動場景,“百堵皆作”展現出勞動的槼模,但盡琯如此辛勞,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安身之所在哪裡,進一步強調了勞動者的悲慘境遇。

第三章則通過“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表達了對不同人對勞動者態度的感慨,明智的人理解勞動者的辛苦,而愚蠢的人卻認爲他們驕傲放縱,這種對比更加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和人心的複襍。

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以鴻雁的飛行和哀鳴爲背景,烘托出勞動者的艱辛和無奈,以及對社會不公的控訴,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