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出自 謝枋得 的《 蠶婦吟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拼音

譯文

杜鵑鳥於四更時分啼徹窗外,喚醒養蠶婦人起身關照蠶寶寶們,擔心着這幾天桑葉不夠影響了蠶寶寶吐絲結繭。 歌舞樓臺之聲竟遠遠傳來,難道深夜了高樓歡宴的歌女們還沒有歸來入睡?

注釋

吟:詩體的名稱。 子規:杜鵑鳥的別稱。 稠(chóu):多而密。 玉人:指歌女舞女。

這首詩描寫了“蠶婦”和“玉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貴人家的女人歌舞徹夜不歸,來反襯蠶婦生活之辛苦。杜鵑啼叫到還只是四更天的時候,蠶婦不得不起來察視養的蠶是否吃的桑葉稀少了,以免影響到蠶繭的產量。蠶婦日以繼夜辛苦地勞作,對她來說,那些“玉人”夜深達旦地歌舞供貴人娛樂,直到樓頭明月已經西沉,掛在柳梢枝頭的時候還沒有回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全詩借富貴人家的女人歌舞徹夜不歸,來反襯蠶婦生活的辛苦,將玉人和蠶婦置於同一時間內,因身份不同而苦樂不均的情況。但評論亦認爲和歌女對比起不到辛辣諷刺之效果,玉人歌舞並非自己縱情享樂,亦爲身不由己。 同樣寫蠶婦,北宋張俞的寫法更爲一針見血: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此詩矛頭堪稱“穩、準、狠”,直接對準不勞而獲之人,因而也流傳更廣。
謝枋得

謝枋得

宋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除撫州司戶參軍。次年爲建康考官,出題暗譏時事,忤賈似道,謫居興國軍。恭帝德祐初,以江東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變姓名入建寧唐石山。宋亡,居閩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薦,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強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門人私諡文節。有《文章軌範》、《疊山集》。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