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酬:答謝,這裏指以詩回贈。
- 元九侍御:指元稹,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朋友。
- 璧竹鞭:一種珍貴的竹製馬鞭。
- 碧玉:形容竹子的顏色和質地。
- 孤根:單獨的根,指竹子生長的地方。
- 美人:這裏指元稹。
- 雙金:比喻非常珍貴。
- 郢客:指元稹,因其曾任郢州刺史。
- 緘封:封口,這裏指元稹寄來的包裹。
- 巴山:山名,在今四川省,這裏泛指元稹所在的地方。
- 冰雪深:形容氣候寒冷。
- 多節:指竹子多節,也比喻人的品格堅貞。
- 端直性:正直的性格。
- 歲寒心:比喻在困難時期仍保持堅貞不屈的心。
- 策馬:騎馬。
- 同歸去:一起回去。
- 關樹:關隘旁的樹木。
- 扶疏:枝葉茂盛的樣子。
- 敲鐙吟:敲打馬鐙,吟詩。
翻譯
碧玉般的竹子孤獨地生長在林中,美人(元稹)贈我這雙金般珍貴的璧竹鞭。 剛打開郢客(元稹)封好的包裹,便想象到巴山那裏冰雪的深寒。 這竹鞭多節,本就象徵着端直的性格,露出的青色仍顯歲寒之心。 何時我們能騎馬一同歸去,在關隘旁的茂盛樹木下,敲打着馬鐙吟詩。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元稹贈予的璧竹鞭的答謝之作。詩中,劉禹錫通過對竹鞭的讚美,表達了對元稹深厚友情的感激。詩的前兩句直接點明瞭竹鞭的珍貴和元稹的慷慨,中間兩句通過對竹鞭的描述,隱喻了元稹的品格和兩人的友情堅貞不渝。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與元稹共遊的期待,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理想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劉禹錫詩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