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琯變成山鳥哢,綺羅畱作野花開。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雲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裏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叢台:古台名,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內。
- 襄國:古縣名,在今河北省邢台市附近。
- 漳河:流經河北、河南的一條河流。
- 弦琯:指古代的樂器。
- 綺羅:華美的絲織品,這裡指華麗的服飾。
- 金輿玉輦:指古代帝王的車輛。
- 哢(lòng):鳥鳴聲。
繙譯
有位客人剛從趙地歸來,自稱曾登上古老的叢台。 雲霧遮蔽了襄國的天空,樹木沿著漳河蜿蜒而來。 曾經奏響的樂器變成了山鳥的鳴叫,華麗的服飾化作了野花盛開。 昔日帝王的車輛已無蹤跡,衹有風雨知道如何讓綠苔長存。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叢台的今昔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繁華不再的哀愁。詩中,“雲遮襄國”、“樹繞漳河”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叢台的孤寂與荒涼。後兩句“弦琯變成山鳥哢,綺羅畱作野花開”,則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將往日的繁華與現今的荒涼形成鮮明對比,深化了主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