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出自 王士禛 的《 浣溪沙 · 紅橋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裏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拼音

注釋

橈:船槳,此指船。 平山:指平山堂,揚州遊覽勝地。 斷鴻:失羣的孤雁。 廣陵:即揚州。

賞析

此詞寫舟中觀看紅橋景色,抒發懷古之幽思。上片寫美景誘人。白鳥朱荷,碧波盪漾,畫舫悠遊,光豔照人。面對綠柳紅橋,不禁思緒萬千。回顧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發感懷。放眼遠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洶涌水迢迢。無數失羣孤雁,空中徘徊。這淒涼景色,勾起了無數新愁。無法排遣,只好付於廣陵潮水。通篇含蓄、有神韻。

王士禛

原名王士禛,賜名士禎,字子眞,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諡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進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傑出詩人、文學家,繼錢牧齋之後主盟詩壇,與朱竹垞並稱「南朱北王」。詩論創「神韻」説,於後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爲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爲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録》、《香祖筆記》等。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