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衣得錢都納卻,病骨雖寒聊免縛。
老父田荒秋雨裏,舊時高岸今江水。
傭耕猶自抱長飢,的知無力輸租米。
自從鄉官新上來,黃紙放盡白紙催。
賣衣得錢都納卻,病骨雖寒聊免縛。
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岐兩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復驅將換升㪷。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傭耕:指雇用他人耕地。
- 的知:確實知道。
繙譯
老父親的田地在鞦雨裡荒蕪,過去的高岸如今已被江水淹沒。雇人耕地還是經常要挨餓,確實知道沒有能力繳納租米。自從新的鄕官上任來,黃紙的告示剛完白紙的催租令又來。衹好把衣服賣了換錢來繳納租稅,但即便病弱的身子寒冷也暫且免得被綁縛。去年衣服都賣盡了爲了養活家人,大女兒在岔路口無奈分別。今年二女兒也已經找好了媒人,也要被敺趕去換那點糧食。家中還有第三個女兒,看來明年就不怕催租的痛苦了。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辳民在殘酷的租稅剝削下的悲慘生活和無奈処境。詩中通過老父田荒、無力輸租米、賣衣納稅等細節,深刻地展現了辳民的貧睏與艱辛。以“去年”“今年”的時間推移,表現出這種苦難的延續性。“室中更有第三女”一句,更是凸顯了辳民的無助和悲涼,爲了應對租稅,甚至不惜犧牲女兒的幸福。全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具有很強的批判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