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出自 晏幾道 的《 生查子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 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拼音

賞析

此詞以一個看似平凡的少女盪舟遇雨、嬌不勝寒的故事,喻寫了一幕愛情的悲劇,同時也寄託了一個不諳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全詞意味深蘊,含蓄婉轉,手法新穎,別具一格。 開篇兩句起筆不凡,想像奇特。女主人公感到離江邊路太遠了,遂移家近溪頭,以便涉江採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將會流到所思之處吧!慰情聊勝於無,兩句堪稱“癡絕”之語。三、四句又起波瀾,她搖盪着木蘭船去採芙蓉,卻不知不覺誤入了雙鴛浦。“木蘭舟”,以香木製成的船隻,泛指佳美的小船。芙蓉,即指荷花。她盪舟緣溪而去,可是卻來到觸動她孤獨情懷之地“雙鴛浦”——鴛鴦成雙作對的水邊。這裏妙一“誤”字,竟因“雙鴛”這樣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不快,正所謂“傷心人別有懷抱”。過片二句借寫泛舟時遇雨,語意雙關,表達了女子被棄時複雜的感情。“無端”,有料想不到之意。那象浮雲般輕薄的男子,竟然毫無理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損害的女子卻只能暗暗地忍受着無窮的痛苦。那幾乎是絕望的哀傷、綿綿的遺恨,緊揪着人們的心。“雲”、“雨”之喻,本指男女間的歡合,而本詞中,卻顯得如此淒冷悲涼。這裏用譴責、痛悔、愛憐幾層含意,深刻地寫出被棄女子的心理。末兩句承“簾纖雨”,意謂她那單薄的衣裳怎抵擋寒風冷雨?只好向荷花訴說自己的幽恨。“翠袖”句,寫女子“不勝”風雨之寒,既點出她的軟弱無依的可悲處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獨守。然而心靈上的創傷是無法消除的,無人傾訴,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生查子:詞牌名。
  • 長恨:常常怨恨。
  • 涉江遙:渡江路途遙遠。涉(shè):渡過。
  • 移近:搬到靠近。
  • 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這裏指精美小船。
  • 雙鴛浦:鴛鴦棲息的水濱,一般象徵愛情美好之地。
  • 無端:無緣無故。
  • 輕薄雲:輕浮多變的雲彩,常用來影射用情不專的人。
  • 廉纖雨:細微的小雨。廉纖(lián xiān):細微,纖細。
  • 翠袖:綠色衣袖,借指女子。
  • 不勝寒:經受不住寒冷。勝(shēng):承受。

翻譯

常常怨恨渡江的路途太過遙遠,於是搬到靠近溪邊的地方居住。閒暇時悠然地蕩着木蘭小船,卻不小心誤入了鴛鴦棲息的水灣。無緣無故那輕薄多變的雲朵,暗暗地化作了濛濛細雨。身着翠袖的女子經受不住這漸生的寒意,想要向滿池的荷花傾訴心中的愁緒。

賞析

這首詞以一位女子的視角展開,營造出了含蓄而幽怨的氛圍。上闋中,「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直接點出女子心中的怨恨與無奈之舉,她因江路遠而搬到溪邊,這種對距離的在意,暗示了她內心可能與某個遠方的人或事有關 。「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描繪出一種看似悠閒卻又蘊含意外的情境,誤進鴛鴦棲息之地,鴛鴦成雙成對的景象,或許勾起了女子對愛情的渴望,又隱隱加深了她獨自一人的落寞。

下闋「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以景寓情,用輕浮多變的雲和細雨,暗喻某些讓她不如意的人事,也許是感情上的飄忽不定或遭遇挫折 。「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生動地刻畫出女子在寒意侵襲下內心的孤獨與無助,她欲向荷花傾訴心事,荷花的高潔也映襯出女子的內心世界的純淨,更顯示出她無人傾訴、只能借物表意的孤寂怨愁 。整首詞情景交融,將女子複雜微妙的情感層層遞進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晏幾道

晏幾道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南昌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爲大晏,稱晏幾道爲小晏。《雪浪齋日記》雲:“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鷓鴣天》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兩句受人讚賞。 ► 2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