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拼音
譯文
死別的悲傷痛苦終會消失,生離的悲傷使人痛不欲生。
你被流放的地方瘴癘肆虐,被流放的老朋友杳無音訊。
你定知我在苦苦把你思念,你終於來到夢中和我相見。
只怕見到的不是你的生魂,路途遙遠萬事皆難以預料。
來時飛越南方蔥蘢的楓林,去時漂渡昏黑險要的秦關。
你現在被流放已身不由己,怎麼還能夠自由地飛翔呢?
夢醒時分月光灑滿了屋梁,我彷彿看到你憔悴的容顏。
江湖中水深波濤洶涌壯闊,千萬別遭遇蛟龍襲擊傷害!
注釋
吞聲:極端悲慟,哭不出聲來。
惻惻:悲痛。開頭兩句互文。
瘴癘:疾疫。古代稱江南爲瘴疫之地。
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這是杜甫常用的越過一層、從對方寫起、連帶雙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長相思念而入我夢,則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雙方之相知相憶又自然道出。
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於獄中或道路。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句:我夢到的該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遠,誰知道你是否還活着啊!
楓葉:一作「楓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楓林。
關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關塞。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李白的魂來魂往都是在夜間,所以說「青」「黑」。
羅網:捕鳥的工具,這裏指法網。
羽翼:翅膀。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句:既已身陷法網,繫獄流放,怎麼會這樣來往自由呢?一說此句在「明我長相憶」之後。
顏色:指容貌。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句:指李白的處境險惡,恐遭不測。祝願和告誡李白要多加小心。
序
此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夢李白二首》的第一首。此詩通過對夢前、夢中、夢後的敘寫,表達了作者對李白的讚許與崇敬以及對其命運的擔憂之情。
賞析
杜甫的兩首《夢李白》,分別按夢前、夢中、夢後敘寫,依清人仇兆鰲的說法,兩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層,所謂「一頭兩腳體」(見《杜少陵集詳註·卷七》)。《夢李白·死別已吞聲》寫杜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了他對故人吉凶生死的關切之情。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詩要寫夢,先言別;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托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絕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驟起,吹來一片瀰漫全詩的悲愴氣氛。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不說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於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的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的情景,也表現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只不過一剎那,轉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意思是:「你既然被流放到了南方的遠地,怎麼就能插翅飛出羅網,千里迢迢來到我身邊呢?」聯想世間關於李白下落的種種不祥的傳聞,詩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還是死魂?路遠難測啊!」乍見而喜,轉念而疑,繼而生出深深的憂慮和恐懼,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是十分細膩逼真的。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塞黑。」夢歸魂去,詩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從江南而來,又星夜自秦州而返,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鬱郁的千里楓林,歸去要渡過秦隴黑沉沉的萬丈關塞,十分遙遠,十分艱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個。「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在滿屋明晃晃的月光裏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顏依稀尚在,凝神細辨,才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想到故人魂魄一路歸去,夜又深,路又遠,江湖之間,風濤險惡,詩人內心禱告着、叮嚀着:「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這驚駭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險惡處境的象徵;這惴惴不安的祈禱,體現着詩人對故人命運的殷憂。這裏,用了兩處有關屈原的典故。「魂來楓葉青」,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系宋玉爲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龍」一語見於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東漢初年,有人在長沙見到一個自稱屈原的人,聽他說:「吾嘗見祭甚盛,然爲蛟龍所苦。」通過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繫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瘴癘(zhàng lì):癘,疾疫。古代稱江南爲瘴疫之地。
繙譯
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江南是個瘴癘橫行的地方,被流放的你一直沒有消息。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的夢裡,因爲知道我常把你思唸。也許這不是在生時的你,路途遙遠生死難測。你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鬱鬱的楓葉林,廻去時要穿過昏黑的關塞。你如今身陷囹圄,怎麽會有羽翼飛出來呢。夢醒後明月照進屋裡,倣彿還照著你的容顔。水深浪濶旅途艱難,千萬別被蛟龍抓住。
賞析
這首詩寫杜甫對李白的深切思唸。開篇寫死別之痛生別之悲,突出與李白生離的哀傷。接著表達因李白流放江南久無消息的擔心。夢中相見卻又疑慮,凸顯對李白処境的擔憂和牽掛。“魂來”“魂返”的描寫極富浪漫色彩,“落月”二句更是通過景來烘托對李白的思唸。最後表達對李白前途的擔憂。全詩情感真摯深沉,躰現了杜甫對李白的深厚情誼和深深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