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清夷,綵衣花綬,鬨堂一笑。

出自 吳泳 的《 水龍吟 · 壽李長孺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徹高堂曉。天然帶得,酒星風骨,詩囊才調。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 未放鶴歸華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費幾,雁邊紅粒,馬邊青草。待得清夷,綵衣花綬,鬨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閒博個,千秋不老。
拼音

譯文

到得清江縣,適逢社日大雨卒晴,帶着花香氣的秋風吹拂着晨日的高堂。這氣息便自然帶有酒星之風骨和詩囊之才情格調。詩人的腳步遍佈濃濃春色中的沔水和淡淡月光下的屏山。就算用一生走遍落雪的石階和覆雪的樹木這樣浪漫的地方,能像您這樣的詩人也是很少的。 沒有把仙鶴放回華表,依然陪着仙翁在天際遨遊。大雁能吃多少紅米,馬能吃多少青草?待等到風輕雲淡的時候,功名利祿不過一笑耳。心事平和,很容易就能爭取做到長壽不老!

注釋

社雨:謂社日之雨,此處指春社多雨之季節。 秋香:秋日開放的花。 酒星:即酒旗星,古星名。此之謂善飲酒之人。 詩囊:裝詩稿的袋子。唐李賀有古錦囊者一,得佳句便藏其中。 沔水:古時的漢水,指的現今的嘉陵江西源西漢水。  屏山:縣名,屬今四川省,其北有高山如屏,故名。  吟鞭:形容行吟的詩人。 瑤階:玉砌的臺階。此處指積雪的石階。唐·韋應物《對雪贈徐秀才》詩:“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屬瑤階,亂緒陵新節。”  玉樹:用珍寶製作的樹。此處指白雪覆蓋的樹。唐·李白《對雪獻從兄虞城宰》詩:“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 鶴歸華表:傳說古代遼東人丁令威在靈虛山學道,後來道成化鶴飛回遼東,落在城門華表柱上,當時一個少年見到想舉弓射之。鶴立即飛向天空徘徊,作詩:“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然後高飛而去。用以感嘆時過境遷,人事紛繁而變。 天杪:猶天際。宋·張先《熙州慢·贈述古》詞:“瀟湘故人未歸,但目送遊雲孤鳥。際天杪,離情盡寄芳草。” 紅粒:紅米。唐·錢起《秋霖曲》:“公卿紅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清夷:清淨恬淡。 綵衣:五彩衣服,指官服。 花綬:織有花彩的絲帶,以系官印。 博個:爭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社雨:社日之雨。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有春社、秋社之分 。
  • 秋香:秋天的花香。
  • 酒星:古星名,主酒食。這裏形容人有與飲酒有關的瀟灑特質。
  • 詩囊:裝詩稿的袋子,借指詩才。
  • 沔水:水名,在今湖北,是漢水的別稱。
  • 屏山:像屏風一樣的山。
  • 吟鞭:詩人的馬鞭,這裏代指遊歷。
  • 瑤階玉樹:美玉砌的臺階,珍奇的樹,比喻美好的資質或境界。
  • 鶴歸華表: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一載,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落在城門華表柱上。後世常用此典故,有人生變幻、迴歸之意。
  • 天杪:天邊。
  • 雁邊紅粒:指給大雁吃的紅米,亦作「鴻稂」。
  • 馬邊青草:馬能吃到的青草。這裏「雁邊紅粒,馬邊青草」象徵生活富足悠閒。
  • 清夷:清平、太平。
  • 綵衣花綬:綵衣,即綵衣娛親(春秋時有個叫老萊子的人,很孝順,七十歲了還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小孩來逗父母開心)。花綬是彩色絲帶,常作爲官員的服飾裝飾,這裏代指榮耀。
  • 鬨堂一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 千秋不老:寓意長壽。

翻譯

清江一帶社日的雨剛剛停歇,迎來初晴,秋晨的芬芳氣息瀰漫在高堂之中,彷彿將黎明輕輕喚醒。李長孺呀,您真是天生就帶着酒星的瀟灑氣質,有着詩人才有的卓越才華和高雅格調。當年沔水春天水暖,春意正濃,屏山月色淡淡,您仗着吟鞭,到處吟詩作賦、遊歷四方,那些美好的景緻都被您踏遍。想來這一生中,在這華麗如瑤階玉樹般美好的境界裏行走,像您這樣優秀出衆的人,在這人間實在是太少了。 您就像不願歸返遼東華表的仙鶴,一直陪伴在仙翁般的人身邊,悠遊在天邊。也不知您經歷了多少波折,耗費多少精力去安排生活,確保有足夠的雁糧(紅米)喂雁,有充足的青草餵馬,保持生活的富足安逸。等到天下清平之日,您能像老萊子般綵衣娛親,身佩花綬,享盡榮耀,引得滿屋子的人歡笑不斷。希望您始終保持平和的心境,輕輕鬆鬆就能博個長壽安寧,千秋不老呀 。

賞析

這首《水龍吟·壽李長孺》是一首祝壽詞。開篇「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徹高堂曉」營造出清新美好的氛圍,在這樣佳境中引出祝壽主角李長孺。通過「酒星風骨,詩囊才調」 突出他才華橫溢、瀟灑不羈的形象,展現其獨特氣質。「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描繪他四處遊歷的經歷,進一步豐富了其形象,表明他閱歷豐富。 「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以讚美筆調,凸顯李長孺不同尋常的美好。

下闋中,「未放鶴歸華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用典,體現其人生狀態。「知他費幾,雁邊紅粒,馬邊青草」暗指生活經歷與付出。「待得清夷,綵衣花綬,鬨堂一笑」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天下太平,盡享榮耀歡樂。最後「且和平心事,等閒博個,千秋不老」點明祝壽主題,希望壽星以平和心態享受生活,獲得長壽。整首詞語言優美,用典巧妙,既勾勒出壽星形象,又呈現出喜慶祝福的氛圍,飽含對李長孺深深的讚美與祝福之情 。

吳泳

宋撫州崇仁人,字克東。深於《易》學。理宗景定中三領鄉舉。恭帝德祐元年,元兵至其家,刃加其頸,不屈遇害。 ► 3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