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流自茲遠,倚楫時一望。

亂流自茲遠,倚楫時一望。 遙見楚漢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測,人心無所向。 屠釣稱侯王,龍蛇爭霸王。 緬懷多殺戮,顧此生慘愴。 聖代休甲兵,吾其得閒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亂流:指水流錯綜複雜。
  • 倚楫:倚靠在船槳上。
  • 楚漢城:指古代楚國和漢國的城池。
  • 崔嵬:形容山勢高大險峻。
  • 天道:指自然法則或天命。
  • 屠釣:屠夫和漁夫,這裏指普通人。
  • 龍蛇:比喻英雄豪傑。
  • 緬懷:深切地懷念。
  • 殺戮:大量地殺人。
  • 慘愴:悲傷悽慘。
  • 聖代:指作者所處的時代。
  • 休甲兵:停止戰爭。
  • 閒放:悠閒自在。

翻譯

從錯綜複雜的水流中遠行,我倚靠在船槳上,不時地向四周望去。 遠遠地看到古代楚國和漢國的城池,它們高聳在險峻的山上。 天命的法則往昔難以預測,人心也沒有固定的方向。 即使是屠夫和漁夫也能成爲諸侯王,英雄豪傑們爭奪霸權。 深切地懷念那多殺戮的年代,回望這一切,心中充滿悲傷悽慘。 在我所處的聖明時代,戰爭已經停止,我得以享受悠閒自在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淇水出發,沿黃河旅行的所見所感。詩中,詩人通過對楚漢城池的遙望,引發了對歷史變遷和人心無常的深刻思考。他緬懷過去的戰亂和殺戮,對比現今的和平與安寧,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珍視和對戰爭的厭惡。詩人的語言簡練而富有力度,情感深沉,展現了他對時代變遷的敏銳觀察和對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