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海女弄金環,雀釵翹揭雙翅關。

出自 李賀 的《 貝宮夫人
丁丁海女弄金環,雀釵翹揭雙翅關。 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榜照青山。 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 秋肌稍覺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拼音

譯文

被風吹拂的海女(貝宮夫人)及侍女,響起了叮鈴的佩環,貝宮夫人頭上雀釵高聳,雀翅緊閉關。 她有六個寢宮,整日不語多安閒,廟門前銀匾高懸,輝耀着四周的羣山。 夫人長眉凝翠綠,神壽長久幾千年,她清心寡慾,銅鏡中常飛着青鳳鸞。 秋天的風光多明淨,水色天色難分辨,看夫人玉衣多單薄,令人稍覺肌膚寒。

注釋

貝宮夫人:神女,身份不明,宋代吳正子、明代曾益以爲是龍女,清代姚文燮以爲是海神,清代學者王琦則認爲是南朝梁文學家任昉《述異記》中所記的貝宮夫人,在太乙山下。 丁丁:環佩相擊聲。海女:海神之女。弄金環:風兒吹拂之下,海女塑像上的金環丁丁作晌。 雀釵:雀形的釵頭。翹揭:高起之貌。雙翅關:雀之雙翅合起未開。 六宮:原指古代天子居住之地,有正寢一,燕寢五。神既稱夫人,則亦仿天子之制立六宮儀制。不語一生閒:海女泥塑,不能言語,故曰“一生閒”。 銀榜:宮前門上銀白色牌額。照青山:夫人像與山對立相映照。 凝:凝固不變。綠:代黑。幾千年:謂之神壽長久。 清涼:悽清荒涼。鏡中鸞(luán):謂夫人沒有匹偶,只如孤鸞,自睹鏡中形影。 玉衣:以白玉爲衣飾,言其衣服華好。 空光:深秋季節空明澄徹的天宇。貼妥:妥帖穩稱。

《貝宮夫人》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選自《全唐詩》。詩人運用想象的手法,大膽的描寫出貝宮夫人的冷豔中透着令人生畏的蒼涼,彷彿一位飽經世故的神婦冷眼看着一切變遷,從而抒發詩人心中的悲苦。

賞析

詩歌的前兩句“丁丁海女弄金環,雀釵翹揭雙翅關”。描寫貝宮夫人的環佩和頭飾,襯托出神女異常的美貌。 “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膀照青山”。描繪了貝宮夫人神像的沉默,神廟裏高懇的鏡子照着遠處的青山隱隱,創造出一種靜溢的神祕。 “長眉凝綠化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凝綠”的長眉中,又一次見到了李賀喜歡使用的色彩,詩人將這千年的時間凝結爲了貝宮夫人神像上那一彎綠眉,這是時間凝結而成的色彩。“清涼堪老鏡中鸞”,前人解釋道“今神清淨爲心,無有情慾,鏡中鸞影尚存,安有老期"。“鸞”是愛人的象徵,但是通過"堪老"二字,李賀筆下的貝宮夫人拒絕這種人間的感情。和李商隱的嫦娥不同,李賀的貝宮夫人是一個沒有情慾的形象,抽離了人的感情,從而製造了讀者和貝宮夫人之間的疏離感。 在這水天一色的神殿背景之下,詩人最後寫道,“秋肌稍覺玉衣寒”。詩人通過想象,模擬了貝宮夫人的體感。“稍覺”使得這種疏離感沒有那麼絕對。 詩人借貝宮夫人神像以及故事,來抒發心中的悲痛。詩人把生活女性化,爲了表現失意心態。山林仙妹表現的是希望的心靈歷程,江海女神爲失望的悽苦心境,形成在傳統詩學基礎上的寄託遙深的文學品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貝宮夫人:指神話傳說中的海神之妻。
  • 丁丁:形容聲音清脆。
  • 海女:海神的女兒。
  • 雀釵:形狀像雀鳥的髮釵。
  • 翹揭:高高地翹起。
  • 雙翅關:形容雀釵的形狀像鳥的雙翅合攏。
  • 六宮:指皇宮中的後宮,這裏比喻海神的宮殿。
  • 銀榜:銀製的匾額。
  • 凝綠:形容長眉的顏色深沉如綠。
  • 清涼堪老:形容心境清涼,可以使人長壽。
  • 鏡中鸞:比喻美麗的女子。
  • 秋肌:秋天的肌膚,指皮膚乾燥。
  • 玉衣:指華美的衣服。
  • 空光:指水面反射的光。
  • 帖妥:平靜,妥帖。
  • 水如天:水面平靜如天空。

翻譯

海神的女兒在海邊清脆地玩弄着金環,她的髮釵高高翹起,形狀像鳥的雙翅合攏。 在海神的宮殿中,她靜默不語,享受着一生的閒適,宮殿高懸的銀匾額映照着青山。 她的長眉深沉如綠,似乎凝固了幾千年,她的心境清涼,可以使人長壽,就像鏡中的美麗女子。 秋天的肌膚略感寒意,華美的衣服也稍顯單薄,水面反射的光平靜如天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海神女兒的神祕與美麗。通過「丁丁海女弄金環」和「雀釵翹揭雙翅關」等生動細節,展現了她的活潑與優雅。詩中「六宮不語一生閒」和「高懸銀榜照青山」則傳達了她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宮殿的莊嚴。後兩句通過「長眉凝綠幾千年」和「清涼堪老鏡中鸞」等意象,深化了她的神祕與不朽。最後,「秋肌稍覺玉衣寒」和「空光帖妥水如天」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她的柔弱與環境的寧靜,整體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