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夷猶,最好金龜換酒,相與醉滄州。

出自 秦觀 的《 望海潮
秦峯蒼翠,耶溪瀟灑,千巖萬壑爭流。鴛瓦雉城,譙門畫戟,蓬萊燕閣三休。天際識歸舟,泛五湖煙月,西子同遊。茂草臺荒,苧蘿村冷起閒愁。 何人覽古凝眸,悵朱顏易失,翠被難留。梅市舊書,蘭亭古墨,依稀風韻生秋。狂客鑑湖頭,有百年臺沼。終日夷猶,最好金龜換酒,相與醉滄州。
拼音

所属合集

#望海潮

此詞作於元豐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時秦少遊省大父承議公及叔父定於會稽(今浙江紹興),郡守程師孟(字公闢)館之於蓬萊閣,相與酬唱。(見秦瀛《淮海先生年譜》)少游偶爾也有詠史之作,此詞是其一,所詠不盡是古人的「艷情」,自己的「身世之感」也依然隱約可見。 詞詠范蠡(lǐ)、西施舊事,幷連帶古會稽郡的其他古人往事。古人的那一段轟轟烈烈戀情曾經讓吳國覆滅、越國中興,如今也衹落得「臺荒」與「村冷」了。惟有瀟灑自在的范蠡,「泛五湖煙月」,載「西子同遊」。眞正讓今日「覽古凝眸」的詞人羨煞。詞人感慨「朱顔易失,翠被難畱」,物是人非,好景不常。想起此地的墨客騷人王右軍、賀季眞等等,決心也嚮他們學習,「金龜換酒,相與醉滄州」,去過舒適自由的隱逸生活。這顯然是詞人仕途屢遭挫折後的一種牢騷感慨,字裏行間透露出來的還是「身世之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南。
  • 瀟灑:這裏形容溪水的清澈靈動。
  • 譙門:建有瞭望樓的城門。
  • 畫戟(jǐ):古代一種兵器,這裏指裝飾華麗的戟。
  • 蓬萊:指蓬萊閣。
  • 燕閣:即燕昭王爲招納賢才所築的黃金臺。
  • 三休:形容地勢險峻,登一層就休息三次。
  • 西子:即西施。
  • 苧(zhù)蘿村:相傳爲西施出生地。

翻譯

秦地的山峯蒼翠,耶溪是那麼瀟灑,衆多的山峯山谷爭相奔流。鴛鴦瓦的屋宇雉堞般的城牆,譙門有畫戟,蓬萊閣和燕昭王的黃金臺都地勢險峻。於天際辨認歸來的船隻,在五湖的煙月中泛舟。如同與西施一同遊覽,那長着繁茂綠草的亭臺已經荒蕪,苧蘿村也冷冷清清引發起淡淡的憂愁。 有誰會在這裏覽古而凝視思索,惆悵青春容顏容易消逝,翠羽被子也難以挽留。梅市的舊書,蘭亭的古墨,彷彿還帶着秋天的韻味。狂人在鑑湖之畔,有歷經百年的臺沼。整天遲疑徘徊,最好用金龜換酒,一同在滄州沉醉。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些地方的景色和古蹟,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慨。上闋着重寫景,如秦峯、耶溪、譙門等,展現出一種蒼茫而又靈動的景象,同時通過對蓬萊燕閣三休等地的描寫,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和神祕感。下闋則抒發了對時光易逝、美好難留的感嘆,借古感今。「朱顏易失,翠被難留」表達了對青春不再的無奈和悲哀。提及梅市舊書和蘭亭古墨,更增添了文化氛圍和歲月的滄桑感。整首詞情景交融,將自然景色與歷史文化、個人情感緊密結合,別具一番韻味。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