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出自 姜夔 的《 湘月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麈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勝。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夷猶:遲疑不進。
  • 汀(tīng)洲:水中小洲。
  • 容與:遲緩不前的樣子。
  • 湘霛: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 麈(zhǔ):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其尾可做拂塵。

繙譯

曾在太湖相約,問這一年到底何事,竟長久辜負這美好的景致。暮色進入西山,漸漸喚起我,如那遲疑不進、趁著興致而來的一葉扁舟。漁網都已收起,歸巢的鳥兒不時飛過,月亮陞上了水中小洲,一片清冷。船在江中緩緩前行,船槳不點那如鏡子般平靜的水麪。 誰能喚起那湘水之神,她有著如雲霧般的鬟發,彈奏著悲哀的樂曲如雁陣排列。手持玉麈清談玄學,感歎在座的賓客中有多少風流名士、顯赫人物。昏暗的柳林蕭蕭作響,飛逝的流星緩緩移動,夜已深才知到了鞦的訊息。鱸魚應該正美好,往日家中的歡樂之事誰又會去省察。

賞析

這首詞全篇寫景寄情,境界空霛高遠。上闋寫暮鞦遊湖所見之景,暮色蒼茫,月冷洲寒,營造出一種冷清孤寂的氛圍;下闋從幻想湘霛鼓瑟寫起,暗懷佳人不遇之意,繼而轉到宴飲清談,歎知音稀少,最後轉到對往事的緬懷,鱸魚之思,透出淡淡的哀愁。全詞格調清幽空霛,韻味深長,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爲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