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菸火春雨晴。

出自 五代十國貫休 的《 春晚書山家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柴門:用樹枝或木頭做成的簡陋門。
  • 黍飯:用黍米做的飯,黍是一種穀物。
  • :香氣。
  • 山家:山中的家庭。
  • 菸火:炊菸,指家庭的生活氣息。
  • 濛濛:形容細雨或霧氣彌漫的樣子。
  • 泠泠:形容水聲清脆悅耳。
  • 啼索:啼哭著要。

繙譯

山中的柴門靜靜地關閉著,黍米飯的香氣四溢。春雨過後,山家的炊菸在晴朗的天空中陞起。庭院裡的花朵在薄霧中若隱若現,水聲清脆悅耳。小孩子在樹下啼哭,想要捉住樹上的鶯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春日的甯靜景象。詩中,“柴門寂寂黍飯馨”一句,既表現了山居的簡樸,又透露出家的溫馨。“山家菸火春雨晴”則進一步以春雨過後的晴朗和炊菸的陞起,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山村春景。後兩句“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則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庭院中花朵的朦朧美和清脆的水聲,以及小孩子對自然的好奇和渴望,增添了詩意和生活氣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贊美。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