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出自 韋應物 的《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 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 日夕逢歸客,那能忘舊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茅:搭建茅屋。
  • :靠近。
  • 古渡:古老的渡口。
  • 臥見:躺着就能看見。
  • 長淮:指淮河。
  • 窗里人將老:窗內的人即將老去。
  • 門前樹已秋:門前的樹已經顯露出秋天的景象。
  • 寒山:寒冷的山嶺。
  • 獨過雁:獨自飛過的雁羣。
  • 暮雨:傍晚的雨。
  • 遠來舟:遠處駛來的船隻。
  • 日夕:傍晚。
  • 歸客:歸來的旅人。
  • 舊遊:舊日的遊伴或往事。

翻譯

搭建茅屋靠近古老的渡口,躺着就能看見淮河的流水。 窗內的人即將老去,門前的樹已經顯露出秋天的景象。 寒冷的山嶺上,有雁羣獨自飛過;傍晚的雨中,遠處駛來的船隻。 傍晚時分遇到歸來的旅人,怎能忘記舊日的遊伴和往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略帶憂鬱的秋日景象。詩人通過「結茅臨古渡」和「臥見長淮流」表達了自己隱居的生活狀態和對自然的親近。詩中的「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不僅描繪了時間的流逝,也透露出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後兩句「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深度。結尾的「日夕逢歸客,那能忘舊遊」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舊日情感的回憶。

韋應物

韋應物

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