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記小妝才了,一盃未盡,離懷多少。

出自 時彥 的《 青門飲 · 寄寵人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纔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裏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拼音

譯文

胡馬在寒風中嘶鳴,軍旗在風雪中飄動,天上一會兒陰雲密佈,一會兒殘陽當空。高高的古樹連接天空,重重山巒連綿起伏,暮色中在黃沙衰草上行進。幽靜的驛館上空星斗密佈,徹夜無眠燈花自熄。鴨形香爐煙霧繚繞,燭淚結成冰條,長夜漫漫何時纔到拂曉。 永難忘你淡妝送我,一杯酒未飲完,心中的離愁已經不知有多少。醉酒時的脈脈秋波,幽夢中的雲雨相歡,都讓我醒後倍增煩惱。還有最牽情的地方是,不忍回想你別時的叮囑:什麼時候躍馬歸來,我一定會含笑相迎。

注釋

青門飲:詞牌名。黃裳詞又名「青門引」,然與《青門引》令詞不同。 漢旗:代指宋朝旗幟。 彤雲:紅雲,此指風雪前密佈的濃雲。 老:殘。 香鴨:鴨形香爐。 小妝:猶淡妝。 朝雨:出自宋玉《高唐賦》中的「旦爲朝雲,暮爲行雨」。 甚時:什麼時候。

此詞遠役懷人之作。上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光;下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着力刻繪伊人形象。全詞上片筆法壯闊,筆力蒼勁;下片則委婉細膩,情意纏綿,剛柔相間,情景兼美。意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鍊生動,疏處形象真切。作者將抒情融入敘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

賞析

此詞爲作者遠役懷人之作。詞的上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光,下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着力刻繪伊人形象。 此詞上片開始幾句,作者將親身經歷的邊地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簡練的字句再現出來。“胡馬”兩句,寫風雪交加,呼嘯的北風聲中,夾雜着胡馬的長嘶,真是“胡馬依北風”,使人意識到這裏已離邊境不遠。擡頭而望,“漢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卻正隨着紛飛的雪花翻舞,車馬就風雪之中行進。“彤雲”兩句,寫氣候變化多端。正行進間,風雪逐漸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陽即將西沉。“一竿殘照”,是形容殘日離地平線很近。藉着夕陽餘暈,只見一片廣闊荒寒的景象,老樹枯枝縱橫,山巒錯雜堆疊;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處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認。 “星斗”以下,寫投宿以後夜間情景。從凝望室外星斗橫斜的夜空,到聽任室內燈芯延燒聚結似花,還有鴨形薰爐不斷散放香霧,燭淚滴凝成冰,都是用來襯托出長夜漫漫,作者沉浸思念之中,整宵難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下片用生活化的語言和委婉曲折的筆觸勾勒出那位“寵人”的形象。離情別意,本來是詞中經常出現的內容,而且以直接描寫爲多,作者卻另闢蹊徑,以“寵人”的各種表情和動態來反映或曲折地表達不忍分離的心情。 “長記”三句,寫別離前夕,她淺施粉黛、裝束淡雅,餞別宴上想借酒澆愁,卻是稍飲即醉。“醉裏”三句,寫醉後神情,由秋波頻盼而終於入夢,然而這卻只能增添醒後惜別的煩惱,真可說是“借酒澆愁愁更愁”了。這裏刻畫因傷離而出現的姿態神情,都是運用白描和口語,顯得宛轉生動,而人物內心活動卻從中曲曲道出。 結尾四句,是作者繼續回想別時難捨難分的情況,其中最牽惹他的情思,就是她上前附耳小語的神態。這裏不用一般篇末別後思念的寫法,而以對方望歸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時的喜悅心情作爲結束。耳語的內容是問他何時能躍馬歸來,是關心和期待,從而使想見對方迎接時愉悅的笑容,於是作者進一層展開一幅重逢之時的歡樂場面,並以充滿着期待和喜悅的心情總收全篇。 這首詞寫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鍊生動,疏處形象真切。詞中寫景寫事筆墨甚多,直接言情之處甚少。作者將抒情融入敘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

時彥

時彥,字邦彥,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己未科狀元。存詞僅一首。 ► 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