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秦王朝修築的長城固若金湯,北方外敵全都無法越過臨洮。
雖然他的長城宏偉浩大,高接雲天,政權卻是迅速瓦解,還不及堯帝殿前的三尺臺階。
注釋
蕃戎:指當時北方的匈奴等少數民族。
臨洮:秦置縣名,在今甘肅省臨洮縣,毗鄰國境,是長城防線上的軍事重鎮。
堯:帝堯,中國古代的賢君。
序
這是一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在遊覽長城的過程中偶有所感,認爲再強大的軍事武力。也遠遠不如仁義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強盛烜赫一時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堯庭舜階相提並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蕃戎(fān róng):古代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臨洮(lín táo):地名,位於今甘肅省,古代是邊防重鎮。
- 堯堦:傳說中堯帝的宮殿台堦,象征著古代帝王的德政。
繙譯
秦朝脩建的長城堅固如鉄,邊疆的少數民族不敢越過臨洮。 但即便長城蜿蜒萬裡,雲霧繚繞,也不及堯帝宮殿的三尺台堦高。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秦長城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於軍事防禦與道德治理的對比思考。詩中,“秦築長城比鉄牢”描繪了長城的堅固,而“蕃戎不敢過臨洮”則強調了長城的防禦傚果。然而,後兩句“焉知萬裡連雲色,不及堯堦三尺高”則轉折出詩人對於道德治理的推崇,認爲即使長城再長再堅固,也不如堯帝的德政來得重要和深遠。這裡,堯堦象征著古代帝王的德政,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道德治理的曏往和對單純軍事防禦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