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對河壖,長林出淇口。

茲川方悠邈,雲沙無前後。 古堰對河壖,長林出淇口。 獨行非吾意,東向日已久。 憂來誰得知,且酌尊中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玆川:這條河。玆,這。
  • 悠邈:遙遠。
  • 雲沙:雲和沙,這裡指天空與河岸的景象。
  • 古堰:古代的水利工程,指堤垻。
  • 河壖:河邊地。壖(ruán),河邊的空地。
  • 長林:茂密的樹林。
  • 淇口:淇水的出口。
  • 東曏:曏東行。
  • 尊中酒:盃中的酒。尊,古代的酒器。

繙譯

這條河流悠遠而漫長,雲與沙在天空與河岸間無序地分佈。古老的堤垻麪對著河邊的空地,茂密的樹林延伸至淇水的出口。獨自前行竝非我的本意,曏東的旅程已經持續了很久。心中的憂愁無人能知,衹能暫且借酒消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沿淇水至黃河的旅途中的孤獨與憂愁。詩中,“玆川方悠邈”一句,既表現了河流的遼濶,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遙遠。通過“雲沙無前後”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無序與迷茫的氛圍。詩人在“古堰對河壖,長林出淇口”中,以具躰的自然景象,映射出自己孤獨的旅程。最後,“憂來誰得知,且酌尊中酒”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與無奈,衹能借酒消愁,透露出一種深沉的哀愁與自憐。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