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
謝公之彭蠡,因此遊鬆門。
餘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將欲繼風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後來道空存。
況屬臨汎美,而無洲渚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採,金精祕莫論。
吾將學仙去,冀與琴高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蠡(péng lǐ):古代湖泊名,即今鄱陽湖。
- 鬆門:地名,位於江西省。
- 石鏡: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能照見人心的神奇石頭。
- 謝康樂:即謝靈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因其封地在康樂,故稱謝康樂。
- 風雅: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大雅」、「小雅」,泛指詩歌的正統風格。
- 洲渚(zhōu 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 漾水:水名,具體位置不詳。
- 漳流:水名,具體位置不詳。
- 空濛(kōng méng):形容景色朦朧不清。
- 三川:指三條河流,具體指哪三條河不詳。
- 回合:環繞。
- 青桂:一種常綠喬木,此處指月色下的樹影。
- 綠楓:綠色的楓樹。
- 琴高: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翻譯
謝公曾遊彭蠡,因此我也來遊鬆門。 我正窺視着神奇的石鏡,同時也探尋着江水的源頭。 我想要繼承詩歌的正統風格,不僅僅是爲了淨化心靈。 前人的賞識已超越我所見,後來的道路卻空留其名。 何況此刻臨水泛舟,美景無限,卻沒有洲渚的喧囂。 漾水向東流去,漳河直向南奔騰。 三川的傍晚景色朦朧,千里之內都環繞着昏暗。 青桂樹影在遙遠的月光下若隱若現,綠楓林中猿猴的鳴叫聲充滿哀愁。 水中的碧玉或許可以採集,但金精的祕密卻深藏不露。 我將學習仙道,希望能與琴高仙人交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白在彭蠡湖畔遊覽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李白表達了對前人謝靈運的敬仰,並藉此表達了自己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對仙道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觀描寫,如「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等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