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

出自 李商隱 的《 野菊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 已悲節物同寒雁,忍委芳心與暮蟬。 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取霜栽近御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苦竹:一種竹子,其筍味苦,故名。
  • 椒塢:指種植花椒的低窪地。
  • 微香:淡淡的香氣。
  • 冉冉:形容香氣緩緩飄散。
  • 淚涓涓:形容露水或淚水細小而不斷。
  • 節物:應時節的景物。
  • 寒雁:秋天南飛的大雁,象徵季節的變遷。
  • 忍委:忍心拋棄。
  • 芳心:花的心,比喻美好的願望或情感。
  • 暮蟬:秋天的蟬,因其鳴聲悽切,常用來象徵秋天的蕭瑟。
  • 細路:小路。
  • 清尊:清酒,這裏指與酒相伴的時光。
  • 省他年:回憶往昔。
  • 紫雲新苑:指皇宮中新開闢的花園。
  • 霜栽:耐寒的植物。
  • 御筵:皇帝的宴席。

翻譯

在苦竹園的南邊,靠近花椒種植的低窪地,野菊散發着淡淡的香氣,露水如淚珠般細小而不斷。它已經悲傷地意識到自己與寒雁一樣,隨着季節的變遷,而忍心拋棄自己的美好願望,與秋天的蟬一同沉默。在這個夜晚,我獨自一人走在小路上,與清酒相伴,回憶往昔。在皇宮中新開闢的花園裏,移栽了各種花卉,卻不選擇那些耐寒的植物靠近皇帝的宴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野菊在苦竹園南椒塢邊的孤寂景象,通過「微香冉冉淚涓涓」等細膩描繪,傳達出野菊的哀愁與堅韌。詩中「已悲節物同寒雁」一句,既表達了野菊對季節變遷的無奈,也隱喻了詩人自身的境遇。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皇宮中新苑的繁華與野菊的被忽視,抒發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婉約風格和深刻內涵。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