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
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
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髮。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雲沒。
願言弄倒景,從此鍊真骨。
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
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臣:指屈原。
- 謝客:指南朝詩人謝靈運。
- 懷沙:指屈原投江自盡。
- 瀟湘:指湘江。
- 掛席:指乘船。
- 溟渤:指大海。
- 蹇予:指自己。
- 造窮髮:指到達極遠的地方。
- 倒景:指水中的倒影。
- 鍊真骨:指修煉成仙。
- 華頂:指山峯之巔。
- 絕溟:指極深的水域。
- 蓬壺:指傳說中的仙山。
- 超忽:指遙遠。
- 釣鰲心:指追求高遠志向。
- 魏闕:指朝廷。
翻譯
楚國的臣子屈原因江楓而傷感,謝靈運在海邊撿拾海月。 屈原懷抱着沙石投向瀟湘江,我則乘船泛舟於廣闊的大海。 我尋訪前人的足跡,獨自前往極遠的地方。 古人已不可追尋,他們的身影如同浮雲般消逝。 我願沉浸在水中的倒影裏,從此修煉成仙。 站在山峯之巔俯瞰深邃的水域,遙望傳說中的仙山蓬壺。 不知不覺中青春已逝,只怪綠葉的芳華已歇。 空有追求高遠志向的心,從此告別朝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白與友人泛舟遊歷時的心境與所見。詩中,李白借用屈原和謝靈運的典故,表達了對古人命運的感慨,以及自己對遠遊和超脫塵世的嚮往。詩人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出對青春流逝的無奈和對高遠理想的追求。整首詩情感豐富,展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