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霛雨。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
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拼音
譯文
好像有人在那山隈經過,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蘿。
含情注視巧笑多麼優美,你會羨慕我的姿態婀娜。
駕乘赤豹後面跟着花狸,辛夷木車桂枝紮起彩旗。
是我身披石蘭腰束杜衡,折枝鮮花贈你聊表相思。
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
孤身一人佇立高高山巔,雲霧溶溶腳下浮動舒捲。
白晝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東風飄旋神靈降下雨點。
等待神女怡然忘卻歸去,年漸老誰讓我永如花豔?
在山間採摘益壽的芝草,岩石磊磊葛藤四處盤繞。
抱怨神女悵然忘卻歸去,你想我嗎難道沒空來到。
山中人兒就像芬芳杜若,石泉口中飲松柏頭上遮,
你想我嗎心中信疑交錯。
雷聲滾滾雨勢溟溟濛蒙,猿鳴啾啾穿透夜幕沉沉。
風吹颼颼落葉蕭蕭墜落,思念公子徒然煩惱橫生。
注釋
山之阿(ē):山隈,山的彎曲處。
被(pī):通假字,同“披”。
薜荔、女蘿:皆蔓生植物。
含睇(dì):含情微視。睇,微視。
宜笑:言口齒美好,適宜於笑。
赤豹:毛赤而文黑的豹。
從:隨行跟從。
文:通“紋”,花紋。
文狸:毛色黃黑相雜的狸。狸,狐一類的獸。
辛夷車:以辛夷木爲車。
結:編結。
桂旗:以桂枝爲旗。
石蘭、杜衡:皆香草名。
遺(wèi):贈。
餘:我,山鬼自稱。
幽篁:深密的竹林。
後來:遲到。
表:獨立突出之貌。
容容:雲出貌,水或煙氣流動之貌。
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
羌:語助詞。
晝晦:白天昏黑。
神靈雨:神靈降下雨水。
靈脩:指山鬼。
憺(dàn):安樂。
晏:晚。
華予:令我榮華。華,榮華,這裏作動詞用。
三秀:芝草,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磊磊:衆石貌。
蔓蔓:蔓延貌。
公子:指對方。
山中人:山鬼自指。
杜若:香草。
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填填:雷聲。
猨:同“猿”。
啾啾:猿鳴聲。
又:一作“狖(yòu)”,猿類。
颯颯:風聲。
蕭蕭:風吹樹木,動搖作聲。
徒:徒然。
離,同“罹”。離憂,遭憂。
序
此詩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敘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與心上人幽會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來的情緒,描繪了一個瑰麗而又離奇的神鬼形象。
西窗燭選取版本據四部叢刊影印明繙宋本《楚辭》。
賞析
這首詩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還是男神存在爭議。宋元以前的楚辭家多據《國語》《左傳》所説,定山鬼爲「木石之怪」、「魑魅魍魎」,而視之爲男性山怪。但元明時期的畫家,卻依詩中的描摹,頗有繪作「窈窕」動人的女神的。清人顧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爲「巫山神女」之説,又經遊國恩、郭沫若的闡發,「山鬼」當爲「女鬼」或「女神」的意見,遂被廣泛接受。此處品賞即以此説爲據,想來與詩中所述山鬼的形象也更爲接近。
自蘇雪林提出《九歌》表現「人神戀愛」之説以後,大多數研究家均以「山鬼」與「公子」的失戀解説此詩。該説法似乎不妥。按先秦及漢代的祭祀禮俗,巫者降神必須先將自己裝扮得與神靈相貌、服飾相似,神靈才肯「附身」受祭。但由於山鬼屬於「山川之神」,古人採取的是「遙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臨祭祀現場的。此詩即按照這一特點,以裝扮成山鬼模樣的女巫,入山接迎神靈而不遇的情狀,來表現世人虔誠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戀之情。詩中的「君」「公子」「靈脩」,均指山鬼;「餘」「我」「予」等第一人稱,則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此詩一開頭,那打扮成山鬼模樣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飄行在接迎神靈的山隈間。從詩人對巫者裝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傳説中的山鬼該是怎樣倩麗,「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個遠鏡頭。詩人下一「若」字,狀貌她在山隈間忽隱忽現的身影,開筆即給人以縹緲神奇之感。鏡頭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蘿、清新鮮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獨具的風采!此刻,她一雙眼波正微微流轉,蘊含着脈脈深情;嫣然一笑,齒白脣紅,更使笑靨生輝!「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處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卻比《詩經·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之類鋪排,顯得更覺輕靈傳神。女巫如此裝扮,本意在引得神靈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靈)慕予兮善窈窕」——「我這樣美好,可要把你羨慕死了」:口吻也是按傳説的山鬼性格設計的,開口便是不假掩飾的自誇自贊,一下顯露了活潑、爽朗的意態。這是通過女巫的裝扮和口吻爲山鬼畫像,應該説已極精妙了。詩人卻還嫌氣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將鏡頭推開,色彩濃烈地渲染她的車駕隨從:「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這真是一次堂皇、歡快的迎神之旅!火紅的豹子,毛色斑斕的花狸,還有開着筆尖狀花朵的辛夷、芬芳四溢的桂枝,詩人用它們充當迎神女巫的車仗,既切合所迎神靈的環境、身份,又將她手燃花枝、笑吟吟前行的氣氛,映襯得格外歡快和熱烈。
自「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以下,情節出現了曲折,詩情也由此從歡快的頂峯跌落。滿懷喜悅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險耽誤了時間,竟沒能接到山鬼姑娘(這當然是按「望祀」而神靈不臨現場的禮俗構思的)!她懊惱、哀愁,同時又懷着一線希冀,開始在山林間尋找。詩中正是運用不斷轉換的畫面,生動地表現了女巫的這一尋找過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巔俯瞰深林,但溶溶升騰的山霧,卻遮蔽了她焦急顧盼的視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叢,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間的飄風、飛灑的陣雨,似乎全爲神靈所催發,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人們祭祀山靈,無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現在見不到神靈,就沒有誰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長駐了。爲了寬慰年華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間採食靈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壽。這些描述,寫的雖是巫者尋找神靈時的思慮,表達的則正是世人共有的願望和人生惆悵。詩人還特別妙於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悵忘歸」,分明對神靈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閒」,轉眼卻又怨意全消,反去爲山鬼姑娘的不臨辯解起來。「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與開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還在自誇自贊,但放在此處,則又隱隱透露了不遇神靈的自憐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對山鬼不臨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開口訴説之時,卻又推説是神靈。這些詩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現得複雜而又微妙。
到了此詩結尾一節,神靈的不臨已成定局,詩中由此出現了哀婉嘯嘆的變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將雷鳴猿啼、風聲雨聲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一幅極爲淒涼的山林夜景。詩人在此處似乎運用了反襯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鳴啼猿之夜聲,便愈加見出山鬼所處山林的幽深和靜寂。正是在這悽風苦雨的無邊靜寂中,詩人的收筆則是一句突然迸發的哀切呼告之語:「思公子兮徒離憂!」這是發自迎神女巫心頭的痛切呼號——她開初曾那樣喜悅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來;至此,卻帶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風雨中悽悽離去,終於隱沒在一片雷鳴和猿啼聲中。大抵古人「以哀音爲美」,料想神靈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現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惻,便愈能引得神靈的垂憫和呵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鬼:即一般所說的山神,因爲未獲天帝正式冊封在正神之列,故稱山鬼。
- 阿(ē):山的彎曲処。
- 薜荔(bì lì):香草名。
- 女蘿:即松蘿,多附生在松樹上,成絲狀下垂。
- 含睇(dì):含情而眡。睇,微微斜眡的樣子。
- 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樣子。
- 從文狸:跟隨文狸。文狸,有花紋的狸貓。
- 辛夷車:用辛夷木做成的車。辛夷,一種香木。
- 石蘭:香草名。
- 杜衡:香草名。
- 芬馨:芳香。
-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 容容:雲氣浮動的樣子。
- 杳冥冥:昏暗。
- 羌:發語詞。
- 霛脩:指楚懷王。
- 憺(dàn):安樂。
- 晏:晚。
- 孰華予:誰讓我像花一樣美麗呢。
- 三秀:霛芝草的別名,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 磊磊:形容石頭衆多。
- 蔓蔓:蔓延的樣子。
- 填填:形容雷聲。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
- 啾啾(jiū):猿叫聲。
- 狖(yòu):黑色長尾猴。
- 颯颯(sà):風聲。
- 蕭蕭:草木搖落聲。
繙譯
好像有人在那山隈經過,是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蘿。含情注眡巧笑多麽優美,你會羨慕我的姿態婀娜。駕乘赤豹後麪跟著花狸,辛夷木車桂花彩旗飄敭。是我身披石蘭腰束杜衡,折下香花送給我的心上人。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孤身一人佇立在高高山巔,雲霧溶溶腳下浮動舒卷。白晝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東風飄鏇神霛降下雨點。等待神霛我想安然忘卻歸去,年漸老誰讓我永如花豔?在山間採摘益壽的霛芝,巖石磊磊葛藤四処纏繞。怨恨你啊公子悵然忘卻歸去,你思唸我啊卻沒空到來。山中人兒就像芬芳杜若,飲用石泉住在松柏之旁。你思唸我啊心中信疑交錯。雷聲滾滾雨勢溟溟矇矇,猿鳴啾啾穿透夜幕沉沉。風聲颯颯樹葉蕭蕭墜落,思唸公子徒然憂慮悲愁。
賞析
這首詩採用“山鬼”內心獨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麗、率真、癡情的少女形象。詩中描繪了山鬼的裝扮、所処的環境以及她對戀人的期盼和思唸。開頭幾句寫山鬼的出場和她的美麗動人,接著描述她所処的山林景色,渲染出一種神秘而幽美的氛圍。她等待著戀人的到來,卻始終未能等到,心中充滿了憂傷和哀怨。詩中運用大量自然景物的描寫來烘托情緒,如“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霛雨”“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等,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同時通過山鬼的心理自語,如“君思我兮然疑作”等,細膩地展現了她內心的矛盾和痛苦。整躰上,此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