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春光裏中空的竹子,把綠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輕輕搖擺,輕輕動盪……
露珠在長滿竹筍的林間小道閃着光亮,那綠色的苔蘚,正輕輕擦着竹根上的白霜。
竹子可織成竹蓆送給美麗的姑娘納涼;也可以裁製成釣竿,釣上大魚幾筐。
聽說三樑冠帽子的襯裏用竹做成,我砍下一節竹子準備獻給王孫戴上!
注釋
露華:露花。
霜根:竹根表面有白粉,似霜。
錦鱗:魚。
三樑:古人帽中橫的硬襯,用竹製成。漢唐冠帽有五樑、三樑、兩樑的制度。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引徐廣《輿服志雜注》:“天子雜服,介幘五樑進賢冠,太子諸王三樑進賢冠。”李賀是“王孫”,故自謂用三樑。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露華:露水。
- 筍徑:竹筍生長的小路。
- 苔色:苔蘚的顏色。
- 霜根:竹子的根部,因常被霜覆蓋而得名。
- 織可承香汗:指竹子可以製成涼蓆,供人躺臥,承受香汗。
- 裁堪釣錦鱗:指竹子可以製成釣竿,用來釣魚。
- 三梁:古代帽子裏面橫襯的竹片,這裏指竹子的用途之一。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稱呼。
翻譯
竹子映入水中,水波盪漾,綠影婆娑,春意盎然。 露珠滴落在竹筍生長的小徑上,苔蘚的顏色輕拂着竹根。 竹子可以織成涼蓆,供人躺臥,承受香汗;也可以裁成釣竿,用來釣魚。 在古代,竹子曾被用作帽子的橫襯,如今一節竹子也足以奉獻給王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竹子的美麗與實用。詩中,「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生動地描繪了竹子在水中的倒影,以及春天的生機。後句通過對竹子生長環境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象襯托竹子的生命力。最後兩句則突出了竹子的多種用途,既實用又高雅,體現了竹子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竹子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