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閣清香生靜境,夜堂疏磬發禪心。
白蓋微雲一徑深,東峯弟子遠相尋。
蒼苔路熟僧歸寺,紅葉聲乾鹿在林。
高閣清香生靜境,夜堂疏磬發禪心。
自從紫桂巖前別,不見南能直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蓋:白色形似傘蓋的雲。這裏形容山間的白雲如傘蓋一般。
- 一徑深:一條小路向深山延伸。「一徑」指一條小路;「深」描述小路通往幽深之處 。
- 東峯弟子:指雲際寺中東峯之地的僧人弟子。
- 蒼苔(cāng tái):青色苔蘚。這裏描繪出小路上長滿青苔,表明人跡罕至、環境清幽。
- 聲乾:聲音幹而脆。紅葉被風吹動,因失水而發出清脆之聲。
- 高閣:高聳的樓閣,指雲際寺中的樓閣。
- 靜境:靜謐清幽的境界氛圍。
- 疏磬(shū qìng):稀疏的磬聲。磬,一種打擊樂器,寺院中常用磬聲召集衆僧或作爲禮佛的信號。
- 禪心:指一種寧靜、專注、超脫的心境,是學佛者追求的內心境界。
- 紫桂巖:大概是詩人曾與某位僧人(或許就是詩中提及相關之人)分別的地點,在山岩旁邊長有紫桂,所以得名。
- **南能:即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因爲慧能在嶺南,所以稱「南能」 。這裏指代慧能之後的禪門高僧。
翻譯
白色雲團如華蓋,小路蜿蜒向幽深山林延伸。東峯的弟子不辭遠路前來尋訪我。
長滿青苔的小路,僧人熟悉地回到寺中;林間枯黃的紅葉沙沙作響,似在告知鹿兒的行蹤。
高閣之中散發着清幽的香氣,營造出靜謐空靈的境界;夜晚禪堂中稀疏的磬聲,引發了內心深處的超脫心境。
自從在紫桂巖前分別之後,直到如今都沒能再見到像南能那樣的高僧了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雲際寺的清幽靜謐之景,傳達出詩人對當年與僧人交往的懷念以及對佛法高妙境界的嚮往。開篇「白蓋微雲一徑深,東峯弟子遠相尋」,白描勾勒出雲際寺所在的清幽環境以及弟子遠道而來的情誼。頷聯「蒼苔路熟僧歸寺,紅葉聲乾鹿在林」更是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寺中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蒼苔路熟」突出僧人生活環境的清幽與安穩,「紅葉聲乾」則以動襯靜,讓山林愈發靜謐,鹿兒的出沒使得整個畫面充滿生機。頸聯「高閣清香生靜境,夜堂疏磬發禪心」從嗅覺和聽覺入手,進一步渲染佛境之靜,高閣的清香與夜間稀疏的磬聲,不僅營造出超脫塵世之感,更誘發人的禪思。
尾聯「自從紫桂巖前別,不見南能直至今」由寫景轉入個人情感抒發,詩人感慨自從與友人在紫桂巖前分別後,很久都沒再遇到高僧,流露出對往昔交遊以及對精妙佛法傳承後繼乏人的嘆惋之情。整首詩情景交融,用詞精妙,用幽謐的環境烘托出內心深處的禪意與思緒,是一首意境深遠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