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皇丘兮積葛,衆體錯兮交紛。

出自 王褒 的《 九懷 · 其七 · 思忠
登九靈兮遊神,靜女歌兮微晨。 悲皇丘兮積葛,衆體錯兮交紛。 貞枝抑兮枯槁,枉車登兮慶雲。 感余志兮慘慄,心愴愴兮自憐。 駕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 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歷廣漠兮馳騖,覽中國兮冥冥。 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 登華蓋兮乘陽,聊逍遙兮播光。 抽庫婁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糧。 畢休息兮遠逝,發玉軔兮西行。 惟時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 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鬱兮內傷。
拼音

譯文

登上九天舒放精神,在黎明時分傳來神女歌聲。 悲嘆那大山中葛草成堆,盤根錯節亂亂紛紛。 挺拔的枝幹被壓抑多枯槁,彎枝曲杈反被珍重敬尊。 我心慘痛如刀割,凄凄慘慘自哀自憐自傷情。 駕起龍車向北奔馳,直向自己的來路西北葱嶺。 連起五星宿作旗旄,揚起那滿天雲霧作旗旌。 在那遼闊無際的曠野奔馳,遍觀中國一片昏暗不明。 神龜與水神前來送行,與我約定在繁花盛開的南國相逢。 登上華蓋星來到天頂,暫且逍遙在北斗群星之中。 舉起庫婁群星斟滿酒漿,端著天官四星承接食糧。 休息之罷我將遠去,驅車出發直奔西方。 想到當今世俗嫉恨正直,絶不可以長久畱在此方。 憂愁難眠啊捶胸長嘆思不斷,心中不快啊愁苦鬱悶自哀傷。

注釋

九靈:九天。 遊神:舒放精神。《章句》:“想登九天,放精神也。” 靜女:指神女。 微晨:黎明。 皇丘:美大的山丘。 貞:正直。 枉:彎曲。 慶雲:祥雲、瑞氣。《章句》:“慶雲,喩尊顯也。言葛有正直之枝,抑棄枯槁而不見采枉壞惡者滿車昇進,反見珍重御尊顯也。以言貞正之人棄於山野,佞曲之臣昇於顯朝。” 玄螭(chī):黑色的無角龍,指山神。《章句》:“將乘山神而奔走也。”螭,傳説中沒有角的龍。 徵:行。 曏:同“向”。 五宿(xiù):天上的五个星宿。 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幟。這裏泛指旗幟。氛:霧氣。 漠:遼闊空曠之地。 馳騖(wù):馳騁。 玄武:指神龜。《禮·曲禮》:“前朱雀而後玄武。”疏:“玄武,龜也。龜有甲,能御侮用也。” 水母:水神。《章句》:“天龜水神,侍送余也。” 南榮:南方。《章句》:“南方冬温,草木常茂,故曰南榮。” 華蓋:星名,包括北斗等群星。《楚辭補注》:“《大象賦》云:‘華蓋於是乎臨映。’注云:‘華蓋七星,其柢九星,合十六星。如蓋狀,在紫微宮中,臨勾陳上,在蔭帝座。’” 乘陽:上天。 播光:當作“瑤光”,指北斗第七星。 庫婁:星名。《楚辭補注》:“晉《天文志》云:‘庫婁十星,六大星爲庫,南四星爲樓。’按,庫婁形似酌酒之器,故雲。” 瓟(bó)瓜:小瓜。這裏是星名。《楚辭補注》:“瓟瓜,天官星。古曰瓟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 軔(rèn):制止車輪轉動的木頭。 寤(wù):睡醒。 辟摽(biāo):撫摩捶擊胸口。辟,通“擗”,拊心貌;摽,擊打。《詩經·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辟有摞。”言睡不著覺撫心捶胸長嘆。

這首詩抒寫詩人憤世嫉俗、矢志不渝的情懷。他悲嘆葛草堆積,貞枝枯槁,憤然離世,命駕遠行。其中“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抽庫婁兮酌醴,援爬瓜兮接糧”,運用浪漫的夸張手法烘託出詩人的高大形象。

賞析

《思忠》之名,徐仁甫訓“思”爲悲,訓“忠”爲中心,“思忠”即悲傷的情懷。篇中“感餘志兮慘慄,心愴愴兮自憐”、“寤闢摽兮永思,心怫鬱兮內傷”也即此意。對此,姜亮夫先生也認爲“全篇皆就情思立說,皆以可悲作主旨”。在內容上大致與前幾篇相同,表達了想要上九天以“遊神”並在黎明時分傾聽神女歌聲的願望。透露出世間黑白顛倒,作者內心傷悲而欲遠遊以釋愁的心境,但最終他無法忘懷現實,因而便“永思”、“內傷”不已。
王褒

王褒

西漢犍爲資中人,字子淵。宣帝時,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風化,請王褒作《中和》、《樂職》、《宣佈》等詩,薦褒有軼才。爲《聖主得賢臣頌》,擢爲諫大夫,後遣祀益州神,死於途。褒以辭賦著稱,有《甘泉宮頌》、《洞簫賦》等。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