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鶬迸落連飛髇。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將遊獵誇輕趫。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
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鶬迸落連飛髇。
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磧。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遊獵:指打獵。
- 輕趫(qiáo):形容動作輕快敏捷。
- 躡影:形容馬跑得快,如追逐影子。
- 矜驕:自負而驕傲。
- 鳴鞘:指鞭子抽打空氣發出的聲音。
- 鶬(cāng):一種鳥,即蒼鷺。
- 髇(xiāo):響箭。
- 辟易:退避,避開。
- 沙磧:沙漠。
翻譯
邊城的少年,一生中未曾讀過書本,只以打獵遊獵來誇耀自己的輕快敏捷。胡地的馬在秋天肥壯,適合在白草地上奔跑,騎着這樣的馬,速度快得彷彿能追逐影子,多麼自負而驕傲。
揮動金色的鞭子,鞭梢在雪地上劃過,發出清脆的響聲,半醉半醒之間呼喚鷹隼,走出遠郊。弓如滿月,箭無虛發,一箭射出,兩隻蒼鷺應聲而落,連響箭的聲音都連成一片。
海邊的觀衆都紛紛退避,少年的勇猛氣概和英俊風采震撼了沙漠。儒生們不如遊俠之人,即使白髮蒼蒼,坐在帷幕下又有什麼意義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城少年遊獵的英勇場面,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少年的輕快敏捷和勇猛氣概。詩中「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等句,不僅描繪了馬的健壯和速度,也反映了少年的自負和驕傲。後半部分通過對比儒生和遊俠的生活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遊俠生活的嚮往和對儒生生活的質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開闊,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讚美和對傳統束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