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鶬迸落連飛髇。

出自 李白 的《 行行遊且獵篇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將遊獵誇輕趫。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 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鶬迸落連飛髇。 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磧。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遊獵:指打獵。
  • 輕趫(qiáo):形容動作輕快敏捷。
  • 躡影:形容馬跑得快,如追逐影子。
  • 矜驕:自負而驕傲。
  • 鳴鞘:指鞭子抽打空氣發出的聲音。
  • (cāng):一種鳥,即蒼鷺。
  • (xiāo):響箭。
  • 辟易:退避,避開。
  • 沙磧:沙漠。

翻譯

邊城的少年,一生中未曾讀過書本,只以打獵遊獵來誇耀自己的輕快敏捷。胡地的馬在秋天肥壯,適合在白草地上奔跑,騎着這樣的馬,速度快得彷彿能追逐影子,多麼自負而驕傲。

揮動金色的鞭子,鞭梢在雪地上劃過,發出清脆的響聲,半醉半醒之間呼喚鷹隼,走出遠郊。弓如滿月,箭無虛發,一箭射出,兩隻蒼鷺應聲而落,連響箭的聲音都連成一片。

海邊的觀衆都紛紛退避,少年的勇猛氣概和英俊風采震撼了沙漠。儒生們不如遊俠之人,即使白髮蒼蒼,坐在帷幕下又有什麼意義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城少年遊獵的英勇場面,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少年的輕快敏捷和勇猛氣概。詩中「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等句,不僅描繪了馬的健壯和速度,也反映了少年的自負和驕傲。後半部分通過對比儒生和遊俠的生活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遊俠生活的嚮往和對儒生生活的質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開闊,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讚美和對傳統束縛的反思。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