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首送別詩表達對朋友真摯情誼的表達,抒發的是惜別之情。狄宗亨,王昌齡的朋友,事蹟不詳。
首句說明送行的時間是秋天的傍晚,天氣晴朗,日落時尚有蟬在鳴叫。洛陽是送行的地點和朋友要去的地方。在朋友惜別時,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煙霧朦朧,這是虛寫。詩的後兩句直抒情懷。說明兩人情誼非同一般,詩人與狄宗亨的深厚情誼卻表現得十分深刻。這首詩語言通俗流暢,含意雋永深沉,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餘言外,表現出詩人的思想感情又較複雜。
“秋在水清山暮蟬”,送行的時間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說明天氣晴朗,“暮蟬”,日落的時候尚有蟬在鳴叫。“洛陽樹色鳴皋煙”,說明送行的地點和朋友要去的地方。“洛陽”是詩人與狄宗亨惜別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洛陽市;“鳴皋”,狄宗亨要去的地方,在河南省嵩縣東北,陸渾山之東有“鳴皋山”,相傳有白鶴鳴其上,故名。又稱九皋山,山麓有鳴皋鎮。本句中的“樹色”和“煙”是寫景,暮色蒼茫中洛陽“樹色”依稀可辨,這是實寫;在洛陽是看不到鳴皋的“煙”的,但與朋友惜別時,向朋友要去的地方望去,煙霧朦朧,這是虛寫。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詩的後兩句直抒情懷。“愁不盡”說明兩人情誼非同一般,後句側重點是“空度”,他說,(你走了)我很惋惜(無人與我做伴),白白度過這個涼風颯颯、氣候宜人的秋天。這兩句語意淺近,而詩人與狄宗亨的深厚情誼卻表現得十分深刻,即所謂“意近而旨遠”。
這首詩語言通俗流暢,含意雋永深沉,雖然只有四句,但卻以情取景,借景抒情,委婉含蓄,意餘言外。因爲一首“七絕”只有二十八個字,表現的思想感情又較複雜,這也就難怪詩人惜墨如金,用一字而表現豐富的內容,如第二句以“煙”字概括說明想象中的鳴皋景物,第三句以“愁”字表現詩人對狄宗亨的感情之深,皆是妙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臯:山名,在今河南省嵩縣東北。臯(gāo)。
繙譯
鞦天在清澈的水邊,山間傳來暮蟬的鳴叫,洛陽城的樹木之色與鳴臯山的雲菸相映。送你歸去我的憂愁沒有盡頭,又可惜白白度過這帶著涼風的天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的場景和情緒。詩中通過對鞦天景色的描寫,如清澈的水、暮蟬、樹色、菸等,營造出一種清涼而略帶憂愁的氛圍。“送君歸去愁不盡”直白地表達出詩人對友人離去的不捨和憂愁之情,而“又惜空度涼風天”則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情緒,歎息在這涼爽的天氣裡,友人卻要離開,自己衹能獨自度過。整首詩簡潔而意境深遠,真摯地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情誼和離別時的悵惘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