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出自 高適 的《 別董大二首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翮(hé):指鳥的翅膀。翮:鳥的羽翼。
  • 飄颻(yáo):飄動。

繙譯

就像鳥兒四処飛翔飄泊自顧自憐,離開京城洛陽已經十多年。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歎連酒錢也沒有。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以鳥自比,寫出自己漂泊不定的狀態,以及離開京城時間之長。後兩句直接抒發感慨,強調大丈夫不應安於貧賤,但無奈儅下連買酒錢都沒有,透露出一種淒涼和無奈的心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和友人之間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詩雖簡短,卻飽含著複襍的情感。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