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出自 杜甫 的《 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旋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拼音

注釋

㩳:一作“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素練:白色的絹。
  • 風霜:形容畫面上的鷹氣勢凜冽。
  • 㩳身:挺身。
  • 愁胡:愁眉苦臉的胡人。這裏形容鷹的眼神。
  • 絛旋:指系鷹的絲帶和轉軸。
  • 軒楹:指畫鷹所在的柱子。
  • 平蕪:平坦的草地。

翻譯

白色的絹上,風霜般的氣勢升騰,畫中的蒼鷹異常逼真。 它挺直身體,似乎在思考如何捕捉狡猾的兔子,側目而視,眼神如同愁眉苦臉的胡人。 系鷹的絲帶和轉軸閃耀着光芒,彷彿可以摘取,畫鷹所在的柱子氣勢雄偉,似乎可以呼喚。 何時能夠出擊那些平凡的鳥兒,讓它們的毛血灑滿平坦的草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畫中鷹的生動形象,展現了鷹的威猛與畫家的精湛技藝。詩中「素練風霜起」一句,既形容了畫布的材質,又暗示了畫中鷹的氣勢。後文通過對鷹姿態和眼神的細緻描寫,進一步強化了鷹的生動和逼真。結尾的「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則表達了詩人對於鷹擊長空、展現英姿的期待,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於藝術作品中鷹的力量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雄渾與深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