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情誼繾綣,衹因爲我們天各一方,無奈的山高路遠,卻欣喜你珍貴的書信,慰藉我落寞的思念。
不要問我的遭遇,我是梁園的舊客,病臥在茂陵他鄉,彷彿綿綿的秋雨,傷情綿綿,綿綿情傷。
注釋
令狐郎中:即令狐綯,其時在朝中任考功郎中。
嵩:嵩山,在今河南省。
秦:指今陝西。意即一在洛陽(作者),一在長安(令狐綯)。
雙鯉:指書信。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迢迢:遙遠的樣子。
休問:別問。
梁園:漢梁孝王劉武的園林,此喻指楚幕,司馬相如等文士都曾客遊梁園。此處比喻自己昔年遊於令狐門下。
茂陵:在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以漢武帝陵墓而得名。司馬相如因患病,家居茂陵,作者此時也臥病洛陽。
序
這是詩人閒居洛陽時所作。這首詩以感謝故人關心之名籍以修好,意在不言,詩中有感念舊恩故交之意,卻無卑屈趨奉之態;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辭,卻無乞援望薦之意;情意雖談不上濃至深厚,卻比較真誠,表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平等而真誠的關係。
賞析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首句嵩、秦分指自己所在的洛陽和令狐所在的長安。「嵩雲秦樹」化用杜甫《春日憶李白》中即景寓情的名句:「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雲、樹是分居兩地的朋友即目所見的景物,也是彼此思念之情的寄託。「嵩雲秦樹」之所以不能用「京華洛下」之類的詞語替代,正是因爲後者衹説明京、洛離居的事實,前者卻能同時喚起對他們相互思念情景的悠遠想象,在腦海中浮現出兩位朋友遙望雲樹、神馳天外的畫面。這正是詩歌語言所特具的意象美。次句説令狐從遠方寄書存問。上句平平敘起,這句款款承接,初讀衹覺平淡,但和上下文聯繫起來細加吟味,卻感到在平淡中自含雋永的情味。久別遠隔,兩地思念,正當自己閒居多病、秋雨寂寥之際,忽得故交寄書殷勤存問,自然會格外感到友誼的溫暖。「迢迢」、「一紙」,從對比映襯中顯出對方情意的深長和自己接讀來書時油然而生的親切感念之情。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這兩句寫得凝鍊含蓄,富於情韻。短短十四個字轉寫自己當下的境況,對來書作答,將自己過去和令狐父子的關係、當前的處境心情、對方來書的內容以及自己對故交情誼的感念融匯在一起,閒居所並,秋雨寂寥,故人致書問候,不但深感對方情意的殷勤,而且引起過去與令狐父子關係中一些美好情事的回憶(「梁園舊賓客」五字中就蘊含着這種內容)。作者會昌二年因丁母憂而離祕書省正字之職,幾年來一直閒居。這段期間,他用世心切,常感閒居生活的寂寞無聊,心情抑鬱,身體多病,故以閒居病免的司馬相如自況。但想到自己落寞的身世、悽寂的處境,卻又深感有愧故人的存問,增添了無窮的感慨。第三句用「休問」領起,便含難以言盡、欲説還休的感愴情懷,末句又以貌似客觀描述、實則寓情子景的詩句作結,不言感慨,而感慨更深。
李商隱寫過不少寄贈令狐綯的詩,其中確有一部分篇什「詞卑志苦」,或跡近陳情告哀,或希求汲引推薦,表現了詩人思想性格中軟弱和庸俗的一面。但會昌年間他們的關係比較正常。這首詩中所反映的相互關係,就是比較平等而真誠的。詩中有感念舊恩故交之意,卻無卑屈趨奉之態;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辭,卻無乞援望薦之意;情意雖談不上深厚濃至,卻比較真率誠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嵩雲:中嶽嵩山的雲。
- 秦樹:秦地的樹,借指長安。
- 雙鯉:指書信。
- 迢迢(tiáo tiáo):遙遠的樣子。
- 梁園:漢梁孝王劉武的園林。
- 茂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這裡借指司馬相如。
繙譯
嵩山的雲與長安的樹長久分別,遠隔千裡收到你寄來的書信。不要問我這個昔日梁園的賓客,我就如同茂陵鞦雨中的司馬相如般病弱。
賞析
這首詩以景開篇,寫出了與友人的離別和距離。“雙鯉迢迢一紙書”躰現了收到友人書信的驚喜。後兩句用司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的病睏和失意,同時也有一種曏友人傾訴的意味。詩中情感深沉內歛,意境空霛,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唸和自身的感慨。整躰風格含蓄而深沉,頗具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