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其一】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 【其二】 朝發欣城,暮宿隴頭。寒不能語,舌卷入喉。 【其三】 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絶。
拼音

譯文

隴山的流水,流離了山下。想着我孤身一個人,翩然走在空曠的野外。 早上從欣城出發,晚上睡在隴山。凍得說不出話來,舌頭都捲進了喉嚨裏。 隴山的流水,也發出嗚咽的鳴聲。遙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斷絕了。

注釋

《隴頭歌辭》:《隴頭歌辭》爲「梁鼓角橫吹曲」之一。《樂府詩集》載三首,寫遊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隴頭:隴山頂上,一說隴頭(平涼、慶陽的一帶)古代隴山指六盤山。甘肅省簡稱爲「隴」,這個隴由古代「隴山」而來,因爲前人習慣上稱平涼慶陽兩區爲隴東。天水爲隴右,張掖、武威一帶爲隴西,而古代隴西還包括今屬平涼市的莊浪、靜寧兩縣。六盤山處甘肅、陝西、寧夏三省區交界處,主脈在甘肅境內。古漢語中,「隴」通「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乘勢起隴畝之中。」「壟」有墳墓之義。《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國策·齊策四》:「曾不若死士之壟也。」於《隴頭歌辭》三首詩來說,「隴」釋作墳墓,極爲貼切。 隴頭流水:指發源於隴山的河流、溪水。一說是發源於隴山,向東流的涇河等幾條河水。 欣城:不詳,我認爲指今鎮原縣的「新城」,「新」與「欣」同音。漢代時平涼部分地方,包括今鎮原縣屬北地郡。新城距平涼不遠,距隴山東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發:早晨從欣城出發。 暮宿隴頭:傍晚住宿在隴山頂上。 暮:傍晚。 宿:投宿、住宿。 「寒不能語,舌捲入喉」句:形容六盤山一帶氣候十分嚴寒,凍得舌頭都捲了上去,不能說話。語,說話。 鳴聲幽咽:天寒地凍,隴山下東流的河水結了冰,河流在冰層間嗚嗚咽咽,像人哭泣一樣。背井離鄉的遊子於寒山冰河間聽到這種流水聲,心裏那種思鄉之情,那種因種種原因遭受這種漂流之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麼難受了。 遙望:遠眺,即向東遠望。 秦川:指陝西省中部。這裏的秦川,指隴山以東廣大地區,不一定指中原或關中地區,「秦川」代指「故鄉」,因爲六盤山以西就是「塞外」了,離關內越來越遠,所以說痛斷肝腸。

《隴頭歌辭》的曲名本出魏晉樂府,不過這篇的風格和一般北歌不大同,故也有可能是漢魏舊辭。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出北方旅人艱苦的生活,行人的孤獨飄零,山路的險峻難行,北地的刺骨嚴寒,以及思念家鄉的悲痛情緒,無不一一躍然紙上。

賞析

《隴頭歌辭》共三首,都是反映北方人民因戰亂漂泊異鄉(一說服兵役)的艱苦生活和思戀故鄉的感情。格調蒼涼悲壯。 先看第一首前兩句是寫景起興,寫隴山卜的清水流到山下。後兩句則寫的是作者看着從山上流下的水想到自己遠離家鄉和親人,隻身一人飄流在曠野,心中不由得充滿了哀傷之情。作者沒有具體地刻畫這種哀傷之情,衹是用了一個「念」字,同時把自己孤身一人的形象置於隴頭、流水、曠野的蕭瑟空曠境界中,依靠蕭瑟的自然景物烘托,將所念之情體現出來。可謂惜墨如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首歌辭則竭力渲染了氣候環境的惡劣,藉以襯托出作者的艱難處境和淒涼心情。前兩句是說作者一早就從欣城出發趕了一天的路,晚上宿在隴山上。長途跋涉顯然是很辛苦的。後兩句則誇張描寫天氣的寒冷,天氣冷得舌頭捲入喉中連話也說不出來。四句詩無一句是直接抒情的,但通過描寫嚴寒氣候下的長途跋涉,我們自然能體會到作者的辛苦。在如此嚴酷的自然條件下,艱苦跋涉顯然是迫不得已,因此作者內心必然充滿淒涼與痛苦。表面上說「寒不能語」,實際正是傷心得「不能語」。作者沒有直說,但通過對嚴酷環境的刻畫,我們仍然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苦。 第三首的前兩句,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外移到了客觀景物上。」隴頭流水,鳴聲幽咽」,作者離鄉背井飽嘗顛沛流離之苦,心中哀傷不已,所見所聞,彷彿都是令人傷心的事。流水的嗚聲,作者聽起來像是在幽咽哭泣,這與其說是形容水聲,不如說是作者自己在抒情。」遙望秦川,心肝斷絕,」秦川在陝西中部,顯然那是作者的家鄉。他站在隴山上向自己的家鄉遙望,不覺悲痛欲絕,由此可見這不是一般的行旅之詞,很可能是征夫、僕役或被征服者擄掠的人所作。 《隴頭歌辭》詩中借隴山頭盤旋曲折、山水下瀉不可遏止的生動形象作爲起興,比喻孑然一身的處境;又借嗚咽不止的流水聲比喻思鄉思親悲從中來的哭泣聲,爲表達這種感情作者用第一人稱而寫,「吾」是死者或死者的飄泊的靈魂的自稱。「念吾一身,飄然曠野。」這是魂靈。「寒不能語,舌捲入喉。」這是想像的死者的感受。「朝發」「暮宿」,寫人生短暫,轉眼逝去。「遙望秦川,心肝斷絕。」這裏「秦川」應是一個符號,特指「家園」,死者生活過、有自己親人的地方。繪形繪聲,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此外,「舌卷人喉」四字簡潔含蓄,既形容了寒冷的程度,又表達了有口難言的苦衷。這種同少而意深、言簡而情長的風格可以留給讀者更多回味的空間。 這三首詩都是四言四句,篇幅短小,但意蘊卻很豐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善於在特定環境中通過寫景來抒情。將內心情感的悲痛哀傷轉化爲外在景物和環境的刻畫,由外在景物和環境來襯托主觀情感的悲傷深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隴頭(lǒng tóu):隴山的山頭。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 流離:淋漓。
  • 訢城: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幽咽(yōu yè):形容聲音微弱而淒切。

繙譯

【其一】 隴山山頭的流水,曏山下淋漓流淌。想到我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在這曠野之中。 【其二】 早晨從訢城出發,傍晚就住在隴頭。寒冷得讓人說不出話來,舌頭都卷進了喉嚨裡。 【其三】 隴山山頭的流水,發出幽咽的鳴聲。遙望遠方的秦川,心中悲痛欲絕,肝腸寸斷。

賞析

這三首《隴頭流水歌辤》以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繪了行旅之人的艱辛與孤獨,以及對家鄕的思唸之情。

  • 第一首中,詩人以隴頭流水起興,“流離山下”的流水與“飄然曠野”的自己形成對比,烘托出孤獨漂泊的氛圍。
  • 第二首通過對行程的描述和對寒冷的感受,進一步強調了旅途的艱苦。“寒不能語,舌卷入喉”的描寫,生動地表現出寒冷的程度。
  • 第三首中,“鳴聲幽咽”的流水聲增添了淒楚的氛圍,“遙望秦川,心肝斷絕”則強烈地表達了對家鄕的思唸和眷戀,使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與無奈。 這三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無名氏

南北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