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鬭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出自 李白 的《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願,與人駐顔光。
拼音

譯文

白天何其太短暫,百年光陰很快就過去了。 蒼穹浩渺無際,萬劫之世實在是太長了。 就連以長壽著名的僊女麻姑,頭髮也白了一半了。 天公和玉女玩投壺的遊戲,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億次了。 我想駕日車攬六龍,轉車東回,挂車於扶桑之上。 用北斗酌酒漿,每條龍都各勸其一觴酒,讓它們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駕日出發。 富貴榮華非我所願,衹願爲人們畱住光陰,永駐靑春。

注釋

短歌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三十列入《相和歌辭》,屬《平調曲》。因其聲調短促,故名。多爲宴會上唱的樂曲。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句:此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百年,一生、終身。 蒼穹:蒼天。 浩茫茫:原作「浩浩茫」,據王本改。 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佛經稱世界從生成到毁滅的過程爲一劫。楊齊賢注:「劫,世也。儒謂之世,道謂之塵,佛謂之劫。」 太極:這裏指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氣。 麻姑:神話中僊女名。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句:傳説天公與玉女在一起玩投壺之戲,投中者則天公大笑。玉女,僊女。 六龍:指太陽。神話傳説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扶桑:神話中的樹,在東海中,日出於其上。 「吾欲攬六龍,回車挂扶桑。」句:此化用《楚辭·遠遊》「維六龍於扶桑」句意。 「北斗酌美酒」句:此化用《楚辭·九歌·東君》「援北斗兮酌酒漿」句意。 與:一作「爲」。 駐:畱住。 顔光:一作「頽光」,逝去的光陰。

《短歌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分上下兩段。前八句言百年(人的一生)易滿,天地無窮,時間無限,神僊尙且兩鬢成霜,凡人何堪;衹有天公、玉女纔能與時長存,千年萬載,操控天象;後六句詩人突發奇想,欲阻攔六龍,畱住時光,使人生不老,靑春永駐。全詩悲嘆人生太短,寫法上將寫實與想象鎔於一爐,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賞析

《短歌行》是樂府相和歌平調七曲之一。古樂府中有《長歌行》與《短歌行》之分,關於二者的命意,《樂府解題》有兩種説法:一是「言人壽命長短,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聲之長短耳,非言壽命也」。在李白之前,以此題爲詩者,多爲慨嘆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李白的這首詩,卻以樂觀浪漫、昂揚奮發的精神,在喟嘆生命短促的同時,表達了對人生的珍惜,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時間本是箇抽象的槪念,用「白日」來指代,便成爲具體可感的形象了。「短短」兩箇疊字,強調它稍縱即逝。由時光的流逝,自然聯想到人生易老,年華難駐。這樣,詩意自然而然地轉到對光陰的珍惜。起首兩句,貌似平平,實則恰到好處。旣開門見山點明題意,又爲詩意的拓展預畱地步,而且格調質補,語勢流走,轉承自然。 時間永恆,無始無終,漫漫無垠;生命短暫,代謝榮衰,轉瞬即逝。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強烈的反差,進一步馳騁瑰麗神奇的想象。「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上句從「空間」角度極言天宇浩瀚無垠;下句則從「時間」角度感嘆光陰的永恆漫長。「萬劫太極」,何其久遠!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那曾經見過東海三次變爲桑田的麻姑僊女,如今也已兩鬢斑白了。這種浪漫的夸張衹能出自李白的筆下。據傳爲漢代東方朔所作的《神異經》裏有這麽一箇故事:東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壺遊戲,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開口大笑,這就是下界所見到的電光。如今這種電閃雷鳴已歷成千上億次了。詩人巧妙地把這兩箇故事融入詩篇,將人們帶進奇偉的神僊世界。這裏有蒼茫的穹宇,人世的興替,麻姑僊女蟬鬢染霜,天公玉女嬉戲作樂,倏忽又是雷鳴電閃,風雨將至……,多麽光怪陸離,神奇而詭譎!這些奇異的境界,極其有力地渲染鋪排了「萬劫太極長」的內涵。至此,空間的浩渺、時間的無垠,通過詩人大膽而奇特的想象,表達得淋灕盡致。繼而,詩人筆鋒一轉,拓出另一番意境。 「吾欲攬六龍,回車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詩人要攬住爲太陽駕車的六條神龍,把太陽所乘之車挂在東方「日出之所」的扶桑樹上,用北斗作酒勺盛滿美酒,請六龍各飲一杯。這樣便會使時光停歇下來,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長久。結尾二句道出詩人的意願:「富貴非吾願,爲人駐頽光。」自古帝王們,即使秦皇、漢武一代雄主,也無不遣人訪神僊,求長生,無非爲了富貴永久。詩人要攬六龍、回朝日,「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絶非爲個人富貴。對他人,爲的是「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賀《苦晝短》);對詩人自己,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渴望著有朝一日能「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要拯物濟世,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像大鵬一樣要「扶搖直上九萬里」,即使暫時受挫,也要「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這也許就是詩人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吧。唐司空圖説:「辨於味而後可以言詩」(《與李生論詩書》)。對詩人的意蘊似乎應作如是觀。 縱觀全詩,詩人在馳騁豐富的想象時,把美麗的神話傳説融入瑰麗奇偉的藝術境界,塑造出瑰奇壯觀,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洋溢著濃鬱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文辭如行雲流水,極富表現力,體現了詩人雄奇奔放,清新飄逸的風格。他以吞吐千古,囊括六合的胸襟和氣魄,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從思想到藝術都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在繼承借鑑前人的同時作了重大的突破,比如,「北斗酌美酒」就是反用《詩·小雅·大東》「唯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的典故。前人的《短歌行》在慨嘆人生短促時,往往流露出一種及時行樂,縱情聲色的頽廢情緒。同樣的歌題,在李白的筆下,雖也同樣發出「百年苦易滿」的嘆喟,然而,全詩貫穿的卻是樂觀浪漫、昂揚奮發的基調。這是詩人的個性及盛唐時代的精神風貌使然。再如,屈原在《離騷》中唱道:「吾令曦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徜徉」。李白顯然對此是有所借鑑的。但同樣的素材到他手裏,便刻意鋪排爲新穎、詭譎的藝術境界、包蘊著更爲深廣的內涵。「眞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力的活動。」(黑格爾語)李白的創作實踐證實了這一論斷。正如皮日休對他的評價:「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眞非世間語者」。李白是當之無愧的。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