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出自 劉禹錫 的《 八月十五日夜翫月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拼音

譯文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個天宇人世。 暑氣已退,天空明淨;而秋色澄明,萬物清麗。 滿天繁星的光彩都讓給月色佔了先,連金風玉露都透發出耀人的光芒。 經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依然是恆久的!

注釋

寰瀛(huán yíng):天下;全世界。晉崔梲《晉朝饗樂章·三舉酒》:“朝野無事,寰瀛大康。” 九霄:中國的一種傳統說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晉葛洪《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表示天空的最高處,比喻極高或極遠的地方。 秋澄:謂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晶英:耀人的光芒。 翛(xiāo)然:無拘無束貌;超脫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無系貌也。” 玉京:原指天外仙境,這裏指月亮。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此詩描繪了中秋夜月的美景,寫出了富於哲理性的內涵。全詩氣象萬千,將玩月之情洗煉而出,毫無塵俗氣息。

賞析

這首詩題爲“玩月”,主要描繪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賞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時寫出了富於哲理性的內涵。 首聯二句緊扣中秋月,描寫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個塵世。所謂今夜月,即點名題目中的八月十五日夜月;第二句將中秋月的朗照天下,輝映寰宇的境界展現而出,手法形象。 中間四句具體描寫中秋月的皓潔明麗。頷聯兩句點出了酷暑初退涼秋即至,九霄清淨,萬景澄明,一派開闊之象。頸聯中的“讓”字可謂神來之筆,點出明月的光彩遠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讓。這四句雖是寫月,卻不正面提中秋月,而全是烘雲托月的寫法,卻同樣見出中秋月的晶瑩光耀,顯得格外巧妙。 尾聯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間,對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間塵世變遷往復不斷,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這般閒適從容。“玉京”在這裏代指明月。 全詩氣象萬千,將玩月之情洗煉而出,飄飄然毫無俗塵氣,讀來令人神往。雖是詠月這種詩人們常常歌詠的主題,但此詩之詠卻別有妙處,寫得滿卷月華,天上人間,心搖神蕩,足可見詞人運思的匠心,頗得前人的稱賞好評。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