牀中綉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餘香。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花餘牀。
牀中繡被捲不寢,至今三載聞餘香。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
拼音
譯文
美人在時,有鮮花滿堂;美人去後,衹剩下這寂寞的空牀。
牀上捲起不睡的錦繡襲被,至今三年猶存曇香。
香氣是經久不潤了,而人竟也有去無回。
這黃葉飄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露水都已沾濕了門外的青苔。
注釋
捲不寢:一作「更不捲」。
聞餘:一作「猶聞」。
落:一作「盡」。
濕:一作「點」。
序
《長相思》是唐代詩人李太白的作品,共有三首。本詩是第三首。第三首詩以花和牀爲意象,賦予情感,抒寫男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思念。這三首詩內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現了離人的相思之苦,寫得情真意切,纏綿悱惻,讀來催人淚下。其詩意隱然含蓄,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
賞析
這首詩一題爲《贈遠》,一題爲《閨情》,而《全唐詩》卷二十五把它與前兩首收在一起,題爲《雜曲歌辭·長相思三首》。
這首詩開頭「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餘空牀」兩句詩,是寫美人「在時」和「去後」心靈的巨大落差。美人在時,鳥語花香,滿堂生輝;美人去後,花兒凋落,衹留下一張空空的牀。這裏幷不是説滿堂眞的有花兒盛開,而是因爲有了美人的存在,心靈的花兒繽紛爛漫,姹紫嫣紅。有美一人在我堂,滿室生輝留餘香。因爲屋子裏有美人的身影,有美人的言笑,有美人的步態,一切便鮮活起來,靈動起來,也便有了流動的氣韻和色彩。衹因美人在側,花是艷的,天是藍的,風是柔的,雨是潤的。而今,物是人非,衹有一張空閑著的牀,再也不想去觸碰。
詩人不言他物,衹選擇一張空牀,來突出美人離去後的孤獨寂寞,是很具匠心的。看到牀,他想到了什麽呢?他大槪想到曾經的牀笫之歡,想到了美人的冰肌玉骨,想到了美人的温柔纏綿,想到了美人的嬌羞軟語吧。美人在懷時,他度過了多少箇銷魂的夜晚。良宵苦短,日高庸起,那相愛相守的一幕幕,而今,都化作了夢。美人在時,越是幸福快樂,她離去後就越是孤苦和思念。
美人離開後,牀上的繡被也被卷了起來,三年後還能聞到美人的餘香。香氣繚繞不絶,而美人還沒有回來。多少相思,多少難眠之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實不是那香氣眞的還在,那是相思者思念至極的嗅覺錯亂。被擱置了三年的空牀,被卷起了三年的繡被,不可能會還留有香氣。
花和牀本是無情物,但一旦與自己喜歡的人有關,便塗抹上了感情色彩。所以,杜少陵纔會有「感時花濺淚」。《詩經·邶風·靜女》中,那箇年輕的男子等著心儀的女子,沒有等著,抓耳撓腮之際,擺弄著女子送他的荑草,欣喜地吟唱到:「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在他的眼裏,荑草美得出奇,但這幷不是荑草眞的很美,而是美人送給他的,飽含著愛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馀(yú):賸下。
繙譯
美人在的時候,鮮花擺滿了整個厛堂;美人離去之後,衹賸下一張空蕩蕩的牀和牀上未收拾的花。牀中的綉被卷著,我無法入睡,至今三年了,似乎還能聞到那餘香。這香氣竟然也不消散,而她竟然也不廻來。我在這深深的相思中,看著黃葉飄落,白露打溼了那青青的苔蘚。
賞析
這首詩以“美人”的離去爲起點,通過描繪花的凋零、餘香的縈繞以及詩人的孤獨相思,營造出一種淒美、哀怨的氛圍。“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花馀牀”兩句,通過對比美人在與不在時的情景,突出了詩人的失落感。“牀中綉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餘香”則進一步刻畫了詩人對美人的思唸之深,以至於餘香倣彿還在,卻不見美人歸來。“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這兩句,將香氣的持久與美人的不歸形成鮮明對比,加深了思唸的痛苦。最後兩句“相思黃葉落,白露溼青苔”,以景襯情,黃葉飄落和白露溼苔的景象,更加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淒涼和寂寞。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人的深深眷戀和無盡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