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出自 杜甫 的《 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
逍遙公後世多賢,送爾維舟惜此筵。 念我能書數字至,將詩不必萬人傳。 時危兵甲黃塵裏,日短江湖白髮前。 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逍遙公:指韋匡讚的祖先韋夐,北周時有名的高士,封爲逍遙公。
  • 維舟:系船停泊。
  • 兵甲:兵器和鎧甲,代指戰爭。
  • 風煙:比喻戰亂的景象。

翻譯

逍遙公的後代中賢才輩出,今日送你離別,我爲這場宴席的結束感到惋惜。 想到我或許能通過書信與你聯繫,我的詩作不必在萬人中傳頌。 在這動盪的時代,戰爭的硝煙瀰漫,日暮時分,江湖之上,我已是白髮蒼蒼。 古往今來,多少悲歡離合,令人淚下,我們痛苦地分別,各自面對着戰亂的風煙。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動盪的時代背景下,送別韋匡贊時所作。詩中,杜甫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不捨,以及對時局動盪、個人老去的感慨。詩的前兩句讚美了韋匡讚的家族,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對「逍遙公」後代的讚譽,也隱含了對賢才的渴望和對國家未來的希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